【賽迪網訊】有很多人以為3G時代的到來意味著小靈通的覆滅,可是通過技術升級,無線固話已經提前做好了應戰3G的準備,而且小靈通還衍生出“大靈通”和“超靈通”兩種變體服務模式。 由中國通信企業協會增值服務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第二屆電信增值服務研討會(VASC2003)”于10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與會各方就“全球電信增值運營”、“電信增值業務創新”、“寬帶業務的應用與發展”、“移動增值業務和應用”、“電信增值業務投資與融資”等議題進行廣泛的討論。
針對國內運營商多如牛毛的資費方式,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楊培芳對部分電信運營商的資費方式提出了批評。他認為國內的資費方式應該走向簡單和透明。“國內電信市場應建立合理的產業價值鏈,應把客戶的利益放在首位。”
而根據一項不完全市場統計,30%的客戶對運營商忠誠來自于廉價通訊資費的優惠,“沒有什么能比資費便宜一兩毛錢更能抵消用戶對品牌的忠誠。”業內人士評論說。隨著3G戰鼓擂響,以低資費聞名的無線固話小靈通也迅速反應,技術升級和模式變形是最近小靈通應用的新動向。
小靈通吸納3G客戶
現在的小靈通已不僅僅是無線固話,它的發展好壞事關小半個中國電信產業鏈和1800多萬用戶,其增值服務的多少與好壞,對整個業務運營的影響日益明顯。小靈通能否在3G壓頂的逆境下繼續生存下去,2003年是個關鍵。
PHS技術的小靈通在其發源地日本起死回生,在中國臺灣持續火爆,很大程度上有賴于數據增值業務的拉動。廣州電信在7月份推出小靈通電腦上網服務。用戶只需購買一個小靈貓調制調解器,將其把話機與電腦或PDA連接,就可在廣州市內的大部分地區享受速率最高達64Kbps的上網服務,資費與固話撥號上網的收費標準完全一致。
該服務還只是廣州電信“一號通”增值服務計劃的一部分。據廣州電信有關人士透露,所謂一號通,即用戶憑一個小靈通號碼,就可享受多種綜合性的增值服務。這些服務除雙振鈴、短信和上網外,還包括電子郵件賬號綁定乃至電子商務中的小額支付等。小靈通增值服務的內容將會“成熟一項推出一項”,在適當的時候,電信方面會將這些服務統一打包在‘一號通’的服務品牌之下。
作為無線固話技術在華南的重點市場,5月份廣州地區的小靈通用戶數就已突破10萬大關,遠遠超出了原來的預期。但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移動的反擊有咄咄逼人之勢。小靈通近期走勢疲軟。在不利的戰局下,“一號通”服務的推出究竟是不是做秀呢?
一項市場調查解開了部分謎團——與主流無線制式服務捆綁在一起的小靈通有能力獨立生存。華南60%以上的新用戶都是GSM或CDMA手機用戶,他們在繼續使用原手機的同時,至少多花700元入網小靈通。這些用戶有較強的消費能力,對增值服務也有較大的潛在需求。這種類型的用戶是中國電信今后要努力去吸引和留住的對象。
據市場人士的分析,小靈通作為整個中國電信布局未來移動市場的一顆戰略棋子,電信對其肯定有更長遠的考慮。在小靈通短信與移動電話短信互通等問題上,電信具備與移動、聯通對話的資本。更為重要的是,以增值服務提升小靈通的品牌和競爭力,培養一批內容服務商,為將來的3G服務積累運營經驗。“中國電信明年還將至少拿到一張3G運營牌照。”不知道這是不是小靈通主動攪局3G的某種暗示。
大靈通進攻市場
在華東,小靈通還沒有完全站穩腳跟,另一種技術上更加先進的大靈通模式也在摸索市場。運營商聲稱大靈通比小靈通更有可能繼承3G“衣缽”。
對現有電信格局最直接的沖擊來自小靈通,而大靈通又在沖擊著小靈通。上海電信正在積極布設1900MHZ CDMA無線市話網絡,此前已經推出基于1900MHZ頻段的CDMA無線市話(大靈通)。消息靈通人士向記者表示,此舉意味著上海電信事實上公開宣布,上海模式不支持小靈通而改用大靈通。
目前小靈通在長三角應用仍存在一些問題,部分地區信號不好,通話質量難以保證,同時也涉及城市景觀,電信要與高樓物業協調,管理成本巨大。“小靈通項目的投入需要二到三年時間方能開始回收,在這段時間中,若國家批準手機單向收費或中國電信開始經營3G,小靈通就會立刻陷入困境。”專家在分析市場狀況時介紹說。
業內人士認為,上海電信直接推出基于3G的無線市話大靈通,一旦打起價格戰,大靈通無疑比小靈通性價比更高,“無論是對中移動還是對中聯通的市場沖擊,都將是非常巨大的。”
近期中國3G標準爭奪進入白熱化,中國自有標準TD-SCDMA的聲音突然響亮起來。據最新行業信息,中國很有可能在明年人代會之后發放3G牌照,W-CDMA、CDMA 2000和TD-SCDMA都將進入中國市場,但是以TD-SCDMA為主流,其它兩大技術為輔助。
當人們熱切關注的TD-SCDMA標準商用化設備遲遲沒有問世之際,大唐電信卻在暗自加緊銷售與TD-SCDMA技術同出一源的大靈通設備和終端,力圖從外圍催熟TD-SCDMA產業鏈。
2003年9月17日,大唐宣布購買英國ARM公司微處理器內核授權,將用于明年一季度生產的大靈通手機芯片。據了解,俗稱“大靈通”的SCDMA無線接入系統標準早于1995年就由大唐控股的北京信威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并進行開發,1998年大唐在SCDMA的技術基礎上增加了與3G業務相關的許多新技術,提出了TD-SCDMA 3G標準提案,經國際電信聯盟認可,成為三大3G標準之一。
近兩年作為市話補充服務的小靈通業務如火如荼地展開,不僅對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資費水平和市場份額造成極大壓力,而且讓固話運營商搶在3G牌照發放之前楔入移動通信運營。這一市場變局對躊躇于TD-SCDMA標準商用化進程的大唐不無啟發。
目前,大唐所有的資源幾乎全部集中在TD-SCDMA標準的商用化上,預計其商用設備和終端于明年第三季度問世。在正式TD-SCDMA制式3G市場形成以前,利用大靈通培育市場肯定領先競爭對手一步。
中聯通“超靈通”反擊
小靈通、大靈通激戰正酣,中聯通的“超靈通”又加入了戰團。這樣三個靈通相互爭奪,無線固話搶灘中國3G的競賽可謂熱鬧。
電信背景的小靈通、大靈通與聯通背景的“超靈通”將就本地網無線固話服務展開明顯的價格戰。大靈通的基本資費比小靈通略高,但功能更加豐富;業內人士稱,超靈通也將以較好的服務迎接市場的檢驗。小、大、超三家靈通概念之間的紛爭已儼然在即,廣大消費者期待的降低通信資費也將因此成為可能。
國家推遲發放3G牌照對民族3G產業而言是個好消息。只有將小靈通、大靈通與TD-SCDMA的產業發展結合起來統一布局,拉動國內通信產業所有上下游企業發展,快速形成數百億元的市場規模,未來TD-SCDMA才能有一個大發展的產業基礎。
2003年8月29日,大唐電信集團副總裁楊毅剛對外宣布,政府今年將給予本地廠商不低于6億元的資金,以支持它們研發TD-SCDMA技術標準,明后兩年還會有資金支持。大唐電信集團總裁、TD-SCDMA技術論壇主席周寰評論說,TD-SCDMA標準“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況正在改善。
事實上,此番政府拿出不少于6億元的真金白銀,其意義也絕不僅限于提供財力支持,它更體現出中國政府對待TD-SCDMA的態度──對于一個像3G標準這樣的大項目,如不能“眾人拾柴火焰高,沒有眾多廠商的投入,6億元的資金也只能算是杯水車薪。政府投下巨資的潛臺詞只能是:該技術將成為中國3G領域的領銜標準。網小靈通。這些用戶有較強的消費能力,對增值服務也有較大的潛在需求。這種類型的用戶是中國電信今后要努力去吸引和留住的對象。
據市場人士的分析,小靈通作為整個中國電信布局未來移動市場的一顆戰略棋子,電信對其肯定有更長遠的考慮。在小靈通短信與移動電話短信互通等問題上,電信具備與移動、聯通對話的資本。更為重要的是,以增值服務提升小靈通的品牌和競爭力,培養一批內容服務商,為將來的3G服務積累運營經驗。“中國電信明年還將至少拿到一張3G運營牌照。”不知道這是不是小靈通主動攪局3G的某種暗示。
大靈通進攻市場
在華東,小靈通還沒有完全站穩腳跟,另一種技術上更加先進的大靈通模式也在摸索市場。運營商聲稱大靈通比小靈通更有可能繼承3G“衣缽”。
對現有電信格局最直接的沖擊來自小靈通,而大靈通又在沖擊著小靈通。上海電信正在積極布設1900MHZ CDMA無線市話網絡,此前已經推出基于1900MHZ頻段的CDMA無線市話(大靈通)。消息靈通人士向記者表示,此舉意味著上海電信事實上公開宣布,上海模式不支持小靈通而改用大靈通。
目前小靈通在長三角應用仍存在一些問題,部分地區信號不好,通話質量難以保證,同時也涉及城市景觀,電信要與高樓物業協調,管理成本巨大。“小靈通項目的投入需要二到三年時間方能開始回收,在這段時間中,若國家批準手機單向收費或中國電信開始經營3G,小靈通就會立刻陷入困境。”專家在分析市場狀況時介紹說。
業內人士認為,上海電信直接推出基于3G的無線市話大靈通,一旦打起價格戰,大靈通無疑比小靈通性價比更高,“無論是對中移動還是對中聯通的市場沖擊,都將是非常巨大的。”
近期中國3G標準爭奪進入白熱化,中國自有標準TD-SCDMA的聲音突然響亮起來。據最新行業信息,中國很有可能在明年人代會之后發放3G牌照,W-CDMA、CDMA 2000和TD-SCDMA都將進入中國市場,但是以TD-SCDMA為主流,其它兩大技術為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