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國寬帶用戶市場處于擴張前期,2004年中國的寬帶用戶規模仍將高速增長。 寬帶市場一般按如下路徑發展:剛開始,由于利潤驅使等原因,盡管政策不明朗,也沒有相關的牌照,運營商先進行小范圍的試運營;然后當政策明朗,某種寬帶接入技術的地位確立之后,運營商開始大力、大面積的推廣,一般先從經濟承受能力強、信息化水平高的大城市開始,然后逐漸過渡到二、三級城市。同時,由于在大力推廣寬帶接入的中、后期,運營商的重心也逐漸從初期的“圈地”轉移到“寬帶運營”上,此時,寬帶應用內容建設逐漸加重。在“圈地”的后期,用戶日益傾向更高的上網速度,新的寬帶接入技術也將逐步替代原有舊技術。因此,在寬帶市場發展的中后期,將會出現更高接入技術與更深入應用內容建設螺旋上升的局面。
2003年,中國電信、中國網通的南北寬帶策略很明顯:在有接入網的地區,繼續改造接入網絡,達到ADSL接入的要求,大力開展ADSL寬帶接入業務;在缺乏接入網的地區,利用FTTX、WLAN、3.5GHz等寬帶接入方式,有選擇的在一些新興小區和重點商務區發展寬帶業務。在寬帶應用內容建設方面,也都有了寬帶門戶網站,并對產業鏈上下游資源進行了整合,形成了一套產業鏈合作、分成模式。而對于以PLC和Cable Modem接入為主的中電飛華和廣電,由于政策問題,尚處在試運營的階段,寬帶內容建設基本尚未起步。到現在為止,我國寬帶用戶占互聯網網民的比例不到16%,遠低于韓國40%以上的滲透率,潛在寬帶用戶仍然眾多。
在寬帶內容建設上,2003年,從我國的整體寬帶用戶市場來看,還未出現真正的寬帶“殺手級”應用。所謂“殺手級”應用一方面應該是促使潛在寬帶用戶成為真正用戶,促使寬帶用戶規模大幅增長的關鍵因素,另一方面也是提高寬帶用戶APRU,增加寬帶運營商收入的重要方面。2003年我國在一些細分市場上出現了具備“殺手級”潛質的寬帶應用,但客觀上還需要時間、環境以及上下游產業鏈等方面的共同培育來完成“殺手”角色的轉變。
2004年,中國寬帶市場的主要問題是挖掘數量眾多的潛在用戶,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在對方的地盤上不會“刺刀見血”,“挖潛”的重點仍將集中在各自有接入網資源的區域。而且,中國電信、中國網通、長城寬帶的寬帶市場推廣范圍有逐步從重點城市向二、三級城市過渡的趨勢,同時,它們也將對寬帶應用內容建設賦予更大的關注。隨著對PLC政策的明朗、以及利潤的驅使,中電飛華和廣電也會沿著以上路徑培育自己的寬帶接入市場。
另外,在微觀因素上,2004年,寬帶用戶的發展狀況主要受制于該市場的供給狀況、需求狀況、以及二者共同決定的價格等三個因素。具體表現為:未來運營商的發展規劃及其采取的策略、替代產品——窄帶接入、經濟發展導致的用戶可支配收入的變化、用戶對寬帶使用的偏好、之前的體驗評價、寬帶應用內容的吸引力、寬帶接入費用和使用價格等因素。例如,2004年中國網通的工作重點是海外上市,因此盈利能力至關重要!而在現有的產品組合中,由于成本、投資回報周期、收益等因素,中國網通的工作重點之一是小靈通,另一個更重要的方面是以ADSL為主的寬帶接入。2004年,中國網通計劃發展500萬寬帶用戶,因此計劃新增用戶將遠遠超過2003年的已有寬帶用戶307.2萬戶(中國網通的ADSL寬帶用戶是其總寬帶用戶的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