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瞭望》周刊載文稱,重復建設和市場過度競爭導致電信市場的無序狀況日趨嚴重,電信行業“內耗”已造成國有利潤的巨額流失。電信界有關人士認為,從近年發展趨勢看,電信全行業虧損的風險越來越大。
電信業的重復建設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各企業為搶奪市場而展開的無序競爭。由于電信法規滯后、行業監管不到位、市場調節機制軟弱無力、企業自律不夠、資產管理體制不完善,導致電信市場的競爭十分混亂。
為規范電信市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文件、措施,它們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電信市場的無序競爭局面,但問題特別是在基層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后果之一:增值目標大幅縮水
由于電信業屬于競爭更激烈的同質競爭,加上政府過早地放松了市場監管,使得企業陷入降價傾銷的泥潭,嚴重影響了企業利潤。目前兩大移 動運營商競相降價,資費更低的“小靈通”更進一步催化了手機降價,而移 動電話降價、“小靈通”業務發展,又大量地分流了固定電話市場,結果使國有資產增值目標大幅縮水。
目前中國電信企業的用戶規模雖然排在全球前列,但總體盈利能力還很弱,2003年中國移 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家的股本回報率平均值僅為17.9%,遠低于西班牙移 動的49.5%,意大利移 動的43.3%,甚至低于墨西哥電信的36.7%。而且隨著價格大戰,目前國內幾大企業的平均盈利水平仍在下降。
后果之二:不利于形成競爭格局
一些競爭處于劣勢的企業擔心,目前這種狀況只會使中國電信企業強的更強,弱的更弱,不利于有效競爭格局的形成。以兩大移 動運營商為例:2001年中國移 動與中國聯通的利潤之比為86.5∶13.5,2002年是87.7∶12.3,2003年是89.5∶10.5。預計2004年的比例約為91.6∶8.4。2003年電信行業所實現的700多億元利潤,中國移 動占了73.79%。因此中國移 動只要依仗其成本優勢,切掉少許利潤進行營銷即可擊垮競爭對手。由于中國電信監管部門過早地放松不對稱管制,造成企業間的實力差距越拉越大,有效的競爭格局永難形成,對電信業的發展十分不利。
后果之三:虧損危機日益顯現
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狀況嚴重影響了中國電信業的健康發展,并直接導致了目前電信企業的量收不平衡和效益下滑。信息產業部統計,2002年中國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28.6%,收入同比增長15.3%;2003年業務量增長32.1%,收入增長14.4%;去年前11個月業務量增長37.8%,收入只增長了13.2%。表明中國電信資費總體水平呈快速下降趨勢。
業內權威人士分析,按目前態勢發展,到2006年電信業資費總體水平只相當于2001年的29%,未來幾年電信業很可能出現全行業虧損。而實際上,近兩年有些電信企業已經開始吃老本,將多年形成的積累轉化為利潤。中國現有四大電信運營企業均為國有絕對控股公司,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嚴重影響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損失最大的還是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