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增光
中國網通的上市可謂一波三折,特別是在上市時機選擇上也并不為業內看好,美國總統大選、國內加息利率上調、電信運營商間的高層輪換、未來幾大運營商的整合重組傳聞懸疑未定,等等諸多復雜因素的影響都給網通上市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但中國網通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而且明年政府可能會發放3G牌照。之前,有投行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在3G牌照發放后上市的話,將很大程度上降低投資者的購買熱情并影響到網通的籌資規模。因此,綜合多種因素考慮,選擇在11月掛牌上市亦是博弈的結果。
上市后的認購數據表明,網通獲得了28倍的香港散戶超額認購倍數、20倍的全球機構認購倍數。香港方面的投行專家稱,招股反應可以說是出乎市場的預料之外,事先一般估計認購超額最多有10倍多。
至此,國內的四大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網通皆完成了上市這一步驟。在打通資本市場的通道后,國內電信運營商的體制轉型將成為下一輪的改革重點。因為,從嚴格意義上看,國內電信業還面臨著電信業體制改革之癢。
由一個傳統的國有企業轉變為一個有競爭力的、以股東回報為導向且有效管理的市場化企業。目前,國內電信業仍受到太多政策干預,運營商市場化運作能力很差,帶有太多的計劃經濟色彩,這中間包括運營商間因互聯互通引發的砍電纜事件、霸王條款等非市場化因素。顯然,這些都距離一個真正的市場化企業還很遠。網通此次上市,前期的融合、重組、改制過程中更能體會到體制改革的水有多深。
體制改革任重道遠
中國網通在六大運營商中資產最為復雜,這包括市場化程度較強的小網通、吉通和老的北方十省的電信資產,因此,多種體制和文化的雜合組成了網通的基因。因此,有專家戲言,網通的體制解困路徑應該被寫進中國電信業改制的教科書。
同樣,中國網通的上市也是改制、重組的延續,有專家分析指出,網通上市過程是中國電信業整體駛入“轉換經營理念、摘掉計劃經濟帽子”的標志。而之前,運營商更多的是被動的推動市場,甚至沒有需求分析和產品的概念。
通過上市,網通除解決了以往許多“遺留問題”外,還使得上市范圍的業務和資產嚴格達到了上市標準,并大力改革公司組織架構,取消了省級公司的法人地位,以加強對財務、獎金和采購的集中管理。
此外,網通改制成采用“總公司--分公司”運作的惟一的固網運營商。在重組階段,網通將省級子公司轉變成分公司,這樣可以擠掉不必要的內耗,通過建立共享服務平臺削減網絡方面的成本與行政管理費用的空間,統一現金管理,并控制資本支出,進行統一的設備采購,降低采購成本。
顯然,這和以往的“諸侯”各自為政的體制相比有了很大的進步。以往,包括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多存在著地方與總部間的政策的不一致,像各地混亂的資費政策,總部并沒有太多的限制。今年,信產部下發204號文件后,運營商普遍增強了總部的報批制度,總部在控制上能做到整體劃一。
高管層輪換風波
就在網通上市的前夜,國資委操刀對電信、聯通、移動高管層進行輪換的大手術。調整后,中國聯通總裁王建宙成為中國移動總經理,原中國電信總裁兼中國電信集團副總經理常小兵擔任了中國聯通黨組書記兼董事長,而中國移動?香港?公司CEO王曉初則出任中國電信總經理。中國聯通副總裁尚冰接任聯通總裁一職,中國網通副總裁冷榮泉則擔任中國電信副總經理。
這中間,關于中國網通董事長張春江將被調派到某省任職的消息也在蔓延,但隨后張春江在海外投資者的見面會上予以否認,高管層的穩定和明星效應對網通上市起到了支撐作用。據悉,網通此次海外路演覆蓋亞洲、歐洲和北美三大區域,由公司董事長張春江和CEO田溯寧親自率隊。路演的時間安排原本就十分緊湊,連早餐時管理團隊都要會見機構投資者。
對于網通的經營管理層,業界頗為認可。董事長張春江曾擔任國家信產部副部長,電信監管經驗豐富;CEO田溯寧作為公認的“海歸”精英,是一位有激情、有經驗、懂政治的管理專家,同時是資本運作高手;而以公司的首席財務官CFO范星搓為代表更具有寶貴的職業化管理經驗。
有內部消息稱,這個管理團隊名單曾經得到了分析員會議的一致好評。據接近承銷團的人士透露,在78個“一對一”會議中會見的機構投資者,有近90%最終下了認購訂單。香港首富李嘉誠于11月初表示,將以公司名義認購價值至少7.8億港元的網通股票。而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也通過私人基金認購了超過3億港元的網通股票,新世界發展主席鄭裕彤也斥資數千萬美元進行認購。
而且,在國內電信運營商高層輪換的背后,更能充分透射出電信業改制的信號,在管理層調整后,對于以往束縛公司的國企官僚思想、內部人員錯綜復雜的關系都有望沖破,有利于新的管理層大刀闊斧地進行人事調整,減少改革阻力,特別是之前的互聯互通、惡性競爭有望得到遏制。
同時,也有消息透露,高管層輪換后的進一步的內部人事調整大戲可能會在明年上演。更有分析人士認為,電信業內“四合二、四合三、六合三”等運營商的重組整合傳聞,并不排除有在3G牌照發放前某些消息變成現實的可能。
電信業國際化胎動
進軍海外市場,與國際接軌同樣能推動電信業改制進程,是國內電信運營商向全球電信業擴張的一招好棋。
11月25日,有香港本地媒體傳出聯通收購澳門電訊49%股權一事,進而,有媒體報道,中國政府已經批準中國聯通收購澳門最大的電信公司澳門電訊49%的股份。但一位中國聯通(0762.HK)不愿具名的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雙方確實進行過幾輪的談判,但現在事情結果還難以預料,并沒有敲定。
與中國聯通收購探路的胎動相比,中國網通對香港電訊盈科固話和寬帶業務的收購上市前暫時擱置,因為網通認為該公司在上市之后需要一段時間來重新審查自己的發展戰略。消息人士表示,網通收購電盈固話和寬帶業務暫時擱淺,但這并不意味著這項交易已經失敗。
有專家表示,國內電信運營商扎堆海外的國際化思維已經很清晰,剛剛上市的中國網通無疑是國際化路線沖的最靠前的一家。目前,網通是惟一一家以中國為基地的亞太地區綜合性的運營商,其服務區域覆蓋亞太11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日本、韓國、中國香港、新加坡以及菲律賓和我國臺灣地區等。
僅僅是在一年多以前,網通就在香港成功收購了亞洲環球電訊公司(AGC),獲得了泛亞洲的海纜資產及電信運營牌照。中國網通已成為海底光纜通達亞太地區多個國家的電信運營商。通過將自己在中國巨大的運營能力與廣泛的亞太網絡合并,網通已經能夠為這一地區的企業客戶提供端到端的聯結服務。
同時,有分析人士還指出,中國網通的全球化經驗、戰略合作伙伴以及高價值股東,都能夠幫助其引入外部不同的觀念,進行最終的產業集中,并將數據、視頻和音頻整合起來,打造一條寬帶產業鏈。
有消息透露,目前,運營商對3G牌照的發放時間尚不確定,中國網通正將自己轉變為“下一代通訊服務提供商”。專家預言,所有的網絡未來都將合到寬帶數字網絡中,在這一網絡中,運營商將可以提供固定和移動的多媒體服務。
而且,中國網通掌握北方服務區的“最后一公里”網絡。同時,網通擁有包括約7000萬固定網絡用戶的客戶基礎,網通可以向這些用戶交叉銷售自己的寬帶服務。在網通已經明確宣布短期內沒有投資3G的計劃后,專家認為,寬帶網通,下一代通訊服務已經成為很多投資者普遍看好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