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1免费_国产精品电影一区_日本s色大片在线观看_中文在线免费看视频

您現在的位置: 通信界 >> 智慧 >> 新聞正文  
 
獨家|啼笑皆非的數據盾內部戰:開發團隊和市場團隊都說要開除對方
[ 通信界 / 張穎聰 / m.6611o.com / 2018/5/12 17:21:18 ]
 

數據盾(DataShield)曾經是一個明星項目。

通過整合“去中心化”+“粉碎式分布式存儲”+“密碼學”+“區塊鏈”等技術,研發出了數據盾特有的專利技術:DIF(數據智能粉碎技術)、ZKP(零知識證明技術)、N-Recover(多副本恢復技術)……

區塊鏈大潮涌起之時,眾多創業團隊跑步進場,一時間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其中,數據盾因項目定位清晰、技術儲備深厚,被多家區塊鏈測評機構看好,在業內具有相當的知名度。

然而,到了2018年4月之后,開始有兩支隊伍爭奪數據盾的品牌。代表原數據開發團隊的金如一以數據盾基金會CEO的名義宣布開除張蘊更等人。而代表原市場運營團隊的張蘊更則以數據盾基金會主席的名義宣布開除金如一等人。雙方均表示自己才是數據盾品牌的擁有者,但雙方均承認,“數據盾”的商標等品牌標志尚在申請中。

金如一稱,張蘊更以數據盾名義“私自”發行的代幣DSCB是沒有技術支撐的“空氣幣”。張蘊更則表示,金如一等人什么都沒做只想“爭奪勝利果實”。雙方的爭吵從經營理念到技術價值、再到個人品質,之前的合作成為互相攻擊的材料。但因為沒有書面的協議和章程,互相的指責大部分淪為自說自話。

數據盾雙包案不僅是區塊鏈創業過程中團隊內部隱患的大暴露,更將區塊鏈投資者置于風險之下。目前,無論是投資了張蘊更等人發行的DSCB,還是投資了金如一等人承認的DSC,都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

短暫的蜜月期

網上流傳的一份數據盾白皮書中,呂途為CTO(首席技術官),陳杰為CIO(首席架構師或技術總監),CEO是蔣先富。張蘊更則以幣君交易所(www.bjex.com)創始人的身份被列為顧問。

對技術團隊三人的介紹分別為:

呂途,曾任職于華為、阿里巴巴,有20年的網絡安全從業經驗;主要方向為通訊及網絡安全的產品開發、產品設計;擅長領域有數據安全、去中心化應用、分布式存儲、密碼學;設計的信息安全產品曾獲得FreeBuf WitAwards年度創新獎產品。

陳杰,工信部標準化研究院特聘資深安全專家,是科技部863“終端數據安全”項目申報者和負責人,珊瑚靈御聯合創始人,中關村科技園區科技移動安全領域帶頭人,在訪問身份安全鑒別方向、敏感數據加密和保護方向、關鍵數據備份與恢復方向、移動系統與應用安全領域,共申請并獲得國內24項、國外4項相關專利。

蔣先富,前PPS策略副總,早期P2P分布式存儲在線視頻領域參與者,擁有豐富應用市場落地經驗;2013年介入區塊鏈領域,研究分布式存儲,分布式計算證明,區塊鏈技術實踐及應用落地。長期參與區塊鏈社區并研究部分數字證書交易算法。

不但上述三人,技術團隊成員在白皮書中均使用化名。呂途稱,由于所處行業和政策的問題,再加上部分團隊成員在其他企業有職務,所以不希望對外公布具體身份。

據《核財經》App調查,除了名字,該技術團隊成員的履歷和身份未發現明顯的編造和夸張。曾經有自媒體質疑陳杰的身份和擁有的專利問題,而陳杰的本名確實列于相關專利的研究團隊中。

張蘊更承認,數據盾的概念和技術思路出自呂途和陳杰。

呂途說,他長期專注于網絡安全技術的研發工作,在2017年初與陳杰等人討論中,構想出了用去中心化方式解決數據泄露的問題,“現在的網絡中,有許多的中心化的節點,像是外包服務器、DB服務器等,這些中心化的點就是造成數據泄露的一個很根本的原因。而數據盾是一種基于區塊鏈技術,加上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儲、密碼學等技術的一種跨界組合的安全存儲技術,其最終目標是讓黑客無數據可偷。”

呂途等人說,數據盾技術團隊組成后,在新加坡注冊了“數據盾基金會”。但他們未能向《核財經》App提供相關文件。2017年末,經創始人之一萬力鋒推薦,張蘊更加入數據盾。雖然未留下文字材料,但多方均承認,當時口頭約定,張蘊更在數據盾基金會中占有25%的權益,其余7位創始人各占10%的權益,剩余5%預留備用。

張蘊更的角色是數據盾“市場發言人”,并負責“市場推廣募集團隊”和“市值管理團隊”。

市場推廣迅速而有效。很快,數據盾成為區塊鏈行業內一個知名項目。其特有的DIF(數據智能粉碎技術)、ZKP(零知識證明技術)、N-Recover(多副本恢復技術)等專業名稱頻繁出現在區塊鏈行業媒體和社群中。

借此東風,數據盾宣布將發行總量1000億枚DSC代幣:運行在數據盾網絡上的代幣DSC是數據盾共享經濟模式的核心,DSC是通過安全存儲空間的工作量證明機制(Pow)產生的,用于激勵提供“共享安全存儲”空間的參與者,挖礦便是共享自己的存儲空間(基于數據盾DIF技術安全性極高),讓企業和個人可以低成本、高安全級別的使用自己所需存儲空間,同時作為回報,礦工將得到數據盾網絡的代幣DSC獎勵,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生態發展循環,促成數據盾共享經濟的發展。

雙方都被挖“黑材料”

2018年2月18日,張蘊更的市場推廣團隊向技術開發團隊第一次提交募集的費用約177個ETH(以太坊),隨后技術開發團隊將355億DSC5代幣(DSC5即DSC,是數據盾官方代幣縮寫)交由張蘊更帶領的市場推廣團隊管理。

這應該是數據盾技術開發團隊和市場推廣團隊最后一次比較和諧的合作,之后雙方分歧顯現,開始扯皮和互撕。

按照呂途的說法,當他們再次以數據盾基金會的名義要求張蘊更團隊上繳募集費用時,張蘊更或者說市場不好,或者指責CEO蔣先富的人品和身份,以各種理由推脫。

張蘊更則表示,呂途和陳杰確實是數據安全領域的技術高手,但因為各有其他工作,投入數據盾研發的精力和時間只占小部分,數據盾的品牌和市場地位完全是他帶領團隊“打下的江山”,其他人都是“躺贏”。特別對CEO蔣先富,張蘊更稱其履歷造假、只擅于內部挑撥。

其時,網絡上有自媒體爆出,PPS確曾有一位副總裁叫蔣先福,其本人發朋友圈稱并未參與數據盾,自己是“被參與”。由此,數據盾CEO蔣先富前PPS策略副總的履歷、以及早期P2P分布式存儲在線視頻領域參與者的技術專家身份被質疑。

對此,呂途向《核財經》App解釋,數據盾基金會在新加坡注冊時,使用的是一名叫蔣先富的人的身份證,所以團隊的金如一使用化名時就順便用了這個名字,并非有意使用前上司的名字。金如一亦承認,他的化名與前上司名字一字之差,確實容易引起誤解,被指出后就改了過來,其技術履歷并未造假。

幾乎同時被爆出的還有張蘊更的“黑歷史”。

公開資料顯示,張蘊更2008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2014年成立北京鴻蘊瀧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2015年11月被北交所福麗特郵幣交易平臺任命為北京福麗特云商收藏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2017年1月19日,福麗特平臺發布稱,多位交易會員投訴鴻蘊瀧元違規行為,福麗特總經理張蘊更在業務操作過程中存在不當行為,平臺成立核查小組對投資人反映的問題進行核查,設立投訴接待處接待投資人反映相關問題,核查期間暫停張蘊更履行相關職務。

一名熟悉郵幣卡交易的人士介紹,該事件中,相關人士進行內幕交易,將標的產品炒高幾倍到幾十倍,吸引投資人接盤后,進行高位鎖倉,導致大量投資人利益直接受損,眾多投資人至今仍在維權。

張蘊更則對《核財經》App表示,他擔任福麗特總經理后,幾個月的時間將其打造為國內頭部的郵幣卡交易平臺,隨后因為政策原因郵幣卡交易平臺被“一刀切”。至于被停職事件,張蘊更稱是“代人受過”。

雙包數據盾置投資者于何地

按照金如一的說法,由于張蘊更團隊不按照要求上繳募集的資金,數據盾基金會于2018年3月12日開會,要求其將355億DSC5代幣退還給基金會。

直接原因是,張蘊更團隊的市場總監宋奕良曾向技術開發團隊表示,已募集到約20000個以太坊。金如一說,如果張蘊更募集到了20000個以太坊而沒有上繳基金會,涉嫌截留基金會募集資金,如果沒有募集到20000個以太坊卻以此宣傳,涉嫌欺騙投資人。

張蘊更表示,區塊鏈是透明的,金如一可以查其地址,絕對沒有20000個以太坊,該數字是市場推廣的宣傳數據。他同時表示,他的團隊在前面拼命推廣,開辟了數據盾的良好態勢,而技術開發團隊什么不干只是要錢并且攪局,雙方已經失去了基本的信任。

張蘊更在電話中明確對金如一表態:“我們認為,我們可以為團隊創造更好的價值,因此我們將不上交募集的ETH。同時,若基金會不能撥付相應募集額的DSC給到市場,我們將自行組織團隊,開啟新幣。”

3月30日,張蘊更團隊將300億DSC5代幣退還給基金會,另有55億因為已經發放給投資者,未能退回。

雙方矛盾至此已難以彌合。在金如一提供的聊天截圖里,張蘊更說出了“技術有沒有無所謂了,空氣我也能吵(炒)”這樣的話。

不過,此時外界尚未知曉數據盾團隊內部發生的事情。4月10日,張蘊更團隊掌控的數據盾官方微博仍然稱:“數據盾是來自阿里、華為的頂級安全工程師研發的數據安全防護技術。”意指呂途等人。4月12日,該官方微博發布相關金如一的消息,稱其為“數據盾創始人”。

直到4月24日,張蘊更團隊掌控的數據盾官方公眾號發文以冒名頂替、挑撥離間、推脫誣陷等五宗罪宣布免除金如一的CEO職務。

而前述數據盾官方微博則稱:“數據盾基金會主席張蘊更、數據盾CEO宋奕良、數據盾技術總監呂途與數據盾總架構師陳杰將會攜手實力雄厚的數據技術團隊、運營團隊、管理團隊一起推動數據盾不斷發展突破,與所有二十萬盾家軍共創‘天下無賊’之偉業。”

同一天,相關公眾號和微博宣布,將發布DSC360代幣代替之前發布的DSC代幣,該代幣將于4月30日在幣君交易平臺首發上市。

這表明,張蘊更將自發新幣代替DSC5代幣的話付諸了行動。

呂途和金如一表示,這之前已經獲悉張蘊更將私自發行代幣的消息,宣布將其開除出了數據盾基金會。4月26日,數據盾基金會將張蘊更市場推廣團隊上繳的1331個以太坊退還給張蘊更,表明與其徹底決裂,要求其不再使用數據盾的名義。

張蘊更則表示,一個項目能夠成功,既要有技術作為基石,也要有社區運營和強大的市場能力,還要有優秀的市值管理能力和豐富的市場管理經驗,其中技術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為了推廣數據盾項目,自己不但全力以赴,而且提前墊付資金約百萬元人民幣,所以不會將數據盾的品牌拱手相送,他已組建了一百五十人的數據盾團隊,將打造出一個區塊鏈綜合平臺。

4月30日,DSC360代幣更換為DSCB代幣,于幣君交易平臺首發上市。

以呂途為代表的數據盾技術開發團隊發布聲明稱,全體技術開發團隊只為真正的數據盾產品提供開發和應用落地,數據盾基金會和DSC360以及DSCB毫無任何關系,真數據盾官方使用DSCoin作為標準代幣,希望數據盾愛好者認清事實,看清Token名稱,不要上當受騙。

呂途說,他們開發出來的數據盾產品即將與多家大公司簽約,希望投資者不要誤購張蘊更等人發放的沒有技術支撐的“空氣幣”。張蘊更則說,沒有落地的項目才“空氣幣”,而他的DSCB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社群。

 

作者:張穎聰 合作媒體:搜狐 編輯:顧北

 

 

 
 熱點新聞
普通新聞 同級最強!天璣8200實測成績放出,iQOO Neo7 SE神機配神U
普通新聞 中國信通院:我國部署超 7900 張 5G 行業虛擬專網
普通新聞 省內首個智慧康養平臺,點亮“銀發族”數智生活
普通新聞 中國移動與中國寶武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普通新聞 云巨頭深陷高管離職風波!三千億美元市值已蒸發一大半
普通新聞 中國軟件三十年:煙塵隱入,夾縫重生
普通新聞 馬斯克世界首富之位被LVMH老板短暫超越
普通新聞 蘋果將推“高級數據保護”功能 允許用戶對更多iCloud備份數據進行加
普通新聞 臺積電加大對美投資建廠,半導體關鍵技術會外流嗎?
普通新聞 數字化融入生活方方面面,紅帽助力客戶實現多維轉型
普通新聞 愛立信移動市場報告:2028年5G簽約數將超過50億
普通新聞 我國將邁入百億物聯發展征途 分三階段實現
普通新聞 黑客帝國重現?馬斯克腦機公司將開展人體試驗:有點瘋狂
普通新聞 OpenAI發布新作:ChatGPT聊天機器人
普通新聞 2023年人工智能發展預測 企業如何成功采用AI?
普通新聞 愛立信:5G增長快于以往任何一代移動通信
普通新聞 突破千萬大關之后 被誤讀低估的VR
普通新聞 臺積電1nm新廠計劃已上報 將落地新竹
普通新聞 三大運營商股價創年內新高,新發展模型下價值如何重估?
普通新聞 解密“個人信息保護認證”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合作媒體:通信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通信界,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通信界”。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合作媒體:XXX(非通信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月內進行。
通信視界
新華三:云智原生 AD-NET構筑智能聯接新底座
華為林永明:ADN 鋪就高階自智網絡之路
普通對話 中國移動丁海煜:三大方向十大技術,5G-A賦
普通對話 英特爾王銳:中國戰略是我們的全球戰略之重
普通對話 新華三:云智原生 AD-NET構筑智能聯接新底座
普通對話 華為林柏楓:聯接升級,激發商業增長
普通對話 華為林永明:ADN 鋪就高階自智網絡之路
普通對話 NVIDIA發力數字孿生:站在虛擬和現實之間
普通對話 韋樂平:網絡深度轉型最明確的方向首先就是
普通對話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6G標準面臨小圈子風
普通對話 華為丁耘:綠色ICT,共創新價值
普通對話 愛立信中國區總裁方迎:將在中國市場重點做
普通對話 中國聯通買彥州:廣電5G商用對行業競爭格局
普通對話 中國聯通陳忠岳:從“提速降費”向“提速提
普通對話 華為胡厚崑:5G+工業互聯網 數據驅動是關鍵
普通對話 華為郭平:每個人磨好自己的豆腐,就會有一
普通對話 中國移動楊杰:加快推進新型平臺用工模式規
通信前瞻
北斗三號衛星低能離子能譜儀載荷研制成功
中國移動李慧鏑:強化數智基建驅動 推進產業轉
普通對話 物聯網設備在智能工作場所技術中的作用
普通對話 軟銀研發出以無人機探測災害被埋者手機信號
普通對話 AI材料可自我學習并形成“肌肉記憶”
普通對話 北斗三號衛星低能離子能譜儀載荷研制成功
普通對話 為什么Wi-Fi6將成為未來物聯網的關鍵?
普通對話 馬斯克出現在推特總部 收購應該沒有懸念了
普通對話 臺積電澄清:未強迫員工休假或有任何無薪假
普通對話 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發動機研制獲重大突破
普通對話 多管齊下,VMware跨云服務助力企業云轉型
普通對話 中國移動李慧鏑:強化數智基建驅動 推進產業
普通對話 蘇少林:打造北京數字經濟“五強”,助力標
普通對話 中國科大在高安全量子密鑰分發網絡方面取得
普通對話 華為楊超斌:邁向5.5G持續創新,開啟5G產業
普通對話 中國聯通買彥州:加強創新力度,協同推進6G
普通對話 信通院總工敖立:5G工業模組是產業鏈特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