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界訊 在“2021年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期間舉辦的數字連接專題會議上,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總經理谷紅勛發表主題演講,分享了中國電信云計算內蒙古信息園的建設與運營經驗。

谷紅勛表示,內蒙古信息園作為中國電信“2+4+31+X+O” 整體云網資源布局的核心組成部分,圍繞國家“新基建”和綠色低碳的要求,以及中國電信“云改數轉”的戰略規劃,2012年啟航以來,十年磨一劍,目標打造最佳行業實踐,并向世界一流園區邁進。
談成績:2萬機架,上柜率78%
谷紅勛介紹,中國電信云計算內蒙古信息園在2012年5月啟動,愿景規劃42座機樓,占地面積1500畝,容納10萬個機架,100萬臺服務器。截至目前正式投產8座機樓,2萬個機架,上柜率達到78%,56家企業入駐,可靠性達到99.999%。
谷紅勛表示,在內蒙古建設IDC設施有強烈的優勢,例如電力資源豐富,無論是傳統能源還是新能源,內蒙古都在中國的版圖上異軍突起。目前內蒙古信息園綠電占比已經達到60%,有半年的自然冷凍窗口期,充分探索風冷、水冷技術,到北京高鐵兩個小時、飛機45分鐘,建成國家骨干節點。
與此同時,內蒙古信息園經過多年的打造,還提出了進入中國主要城市20毫秒時延圈的目標。通過中國電信云網能力的加持,目前做到了十三個主要城市的百G互聯,至北京時延4.5ms,成為中國電信骨干網一級節點。
安全能力方面,通過等保三級等安全體系認證,還有天翼云的安全資質,以及云堤加持。谷紅勛強調,更多的是在安全防護上做到了十年真刀真槍的磨煉。滿足用戶差異化方面,打造一體化的專業化定制能力,例如物理隔離、網絡隔離,也能夠遠程查看安防、能耗等數據。
“我們的目標還是想打造最佳行業實踐! 谷紅勛坦言,內蒙古從啟動至今沒有經驗可循,無論是在建設還是在運營上走了很多彎路,也積累了寶貴經驗!拔覀冇械讱猓蚴澜缫涣鲌@區邁進!
談經驗:打造行業最佳實踐
談及內蒙古信息園的相關建設和運營經驗,谷紅勛表示,通過優化模式和TCO的控制,PUE值在實際運營中做到了行業相對一流的水平。同時,園區還陸續輸出了集團級的建設規范。
電力調度方面,采用集中供電模式,提高電力利用率,便于后期維護,同時將所有油機集中一處,更容易做集成調度,能夠實現三秒鐘切換。制冷方面,從原來的風道,到風道+水冷,再到自然冷源+高效制冷,后續引入新型末端,優化風道等措施。運營維護體系方面,牽頭制定中國電信集團和自治區相關的規范,從體系化的梳理以及一線的操作規程上不斷迭代。
谷紅勛表示,數據中心就是無形的巨無霸型電老虎。因此園區在PUE綠色低碳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優化,例如制冷模式切換、充分利用冷源、調整空調末端等。不過綠色低碳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目前在78%的加載率下,截至10月份PUE值也僅僅做到1.31,后續將不斷調整優化。
“經驗不是憑空出來的! 谷紅勛強調,目前國內大量的IDC園區運維上沒有成體系,也沒有相關的國家規范。在不斷摸索的過程中,內蒙古信息園制定了“七彩祥云”行動方案,優化軟硬件綜合設施,以及不斷提升客戶感知。
談未來:優化時延,目標負碳
作為全球運營商中最大的IDC服務商,中國電信始終圍繞國家的戰略要求,對標國際一流打造領先的精品園區。谷紅勛表示,展望中國電信內蒙古信息園的發展,中國電信一直在積極探索。
東數西算后,中東部地區將限制數據中心發展,用電、用地都會受限制,數據中心的物理位置將集中在中西部。谷紅勛指出,這個時候需要重點突破時延挑戰,只有把時延做到最優,才能吸引更多的優質用戶。
對于園區自身運營而言,一定要做智慧化和數字化運營,同時要不斷提升客戶的感知。谷紅勛表示,這是目前國內所有大型園區積極探索的發展方向,但真正做到細微之處仍需努力。
“綠色低碳方面,內蒙古信息園有可能做到負碳,這也是我們的努力方向。”谷紅勛表示,內蒙古的光伏發電覆蓋幾平方公里,風力發電像種樹一樣,如何利用內蒙古的清潔能源的優勢和自然冷源的優勢,再通過新技術把整體PUE降到1.2是發展目標。同時,從碳排放的角度,目前內蒙古信息園可以做到綠電60%,通過電價交易下一步做到80%,做到100%后有可能做到負電,完成負碳的終極目標。
此外,當前全社會數字化轉型進程不斷加速,無論是數字產業化還是產業數字化的推進,IDC的耗能將更加明顯,每年翻幾番。谷紅勛表示,在服務器、存儲、CPU等還沒有革命性的變化的大環境下,當前只能靠IDC機房的治理來降低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