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1免费_国产精品电影一区_日本s色大片在线观看_中文在线免费看视频

您現在的位置: 通信界 >> AI >> 新聞正文  
 
搭平臺促集群化發展 安徽人工智能產業領先一個“聲”位
[ 通信界 / 張一沖 / m.6611o.com / 2022/7/24 12:02:58 ]
 

黨的十八大以來,安徽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在高質量發展方面邁出新步伐。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安徽“堅持改革開放,堅持高質量發展,在加快建設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進展”,為安徽發展擘畫了藍圖、指引了航向。

面向未來,安徽堅持把創新擺在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強省戰略、科教興皖戰略、人才強省戰略,堅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力度,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

連續5年產值、企業數量增長率超過30%……這就是全國首個國家級人工智能(AI)重要產業基地——中國聲谷過去5年展現出的“聲谷速度”。

中國聲谷以平臺戰略不斷打造產業新優勢,形成了覆蓋智能語音、類腦智能、智能寫作等領域的成熟技術開放平臺。

安徽將依托中國聲谷等重要戰略平臺布局,建設全國重要的人工智能產業先行區和戰略高地,實現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萬億元的遠期目標,打造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新興產業基地。

搶先布局,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在安徽合肥,說起人工智能,就會讓人想到這個城市的新地標——中國聲谷。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級AI重要產業基地,中國聲谷已先后獲得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新型信息消費示范項目、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國家特色服務出口基地等11項“國字號”榮譽,形成了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

“能聽會寫”的智能鼠標、精通多國語言的翻譯機、可測睡眠質量的智能穿戴手環……走進合肥高新區中國聲谷體驗中心,展現在眼前的產品科技范兒十足。

2015年,這些剛入駐中國聲谷的首批科創企業,其產品和公司發展大多處于“路演”階段。缺資金、沒市場,技術應用不成熟,科創企業面臨著產品怎么做、怎么賣等一連串的共性問題。

“借力中國聲谷搭建的各類平臺,我們用半年不到的時間,將演示文稿軟件(PPT)中的智能鼠標變成了‘能聽話會打字’的產品。”安徽咪鼠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馮海洪說。

“人工智能時代千帆競發,充滿機遇與挑戰。”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說,為了讓人工智能惠及更多人,早在2010年,科大訊飛就在業界率先發布了訊飛開放平臺,全面開放業界領先的核心技術,為軟硬件開發者降低集成門檻,為企業提供行業解決方案,支持開發者創業。目前,訊飛開放平臺已開放493項AI產品,聚集了337.3萬開發者團隊,總應用數150.1萬,鏈接了超420萬的生態伙伴,累計覆蓋終端設備數超33億。

“我們做了一個測試,當場讓4個開發者用這個平臺來開發應用,晚上7點半開始,8點半就要現場展示成果。最初開發軟件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后來變成幾周,現在1個小時就可以完成,這就使得開發者的效率獲得了極大提升、成本也相應降低。”劉慶峰說。

制造中心、營銷平臺、互聯網數據中心數據平臺、投融資平臺……中國聲谷通過建設各類產業服務平臺,形成對創新項目的虹吸效應。

目前,中國聲谷已建成語音開放平臺、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平臺、自然語言理解(NLP)開放平臺、智能寫作平臺、智能辦公平臺等18個公共服務平臺,公共服務正逐漸完善。其中,類腦智能開放平臺匯聚了180項全球先進的工程算法及170項高價值數據集。

“平臺建設關乎產業發展,所以平臺戰略更要精準卡位、搶先布局。”合肥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聲谷項目在省、市、區三級協同調度與推進下,匹配產業優質資源,聚焦產業核心,已在人工智能領域搶先“一個身位”。

集群建設,跑出產業“加速度”

激光顯示技術在北京冬奧會上一展“雪屏幕”的魔幻炫彩;空中成像技術讓人們點一點空中圖像,就能操控電梯、掛號取號、調節冰箱溫度;類腦智能技術孕育出首位變電站“全科醫生”,實現全天候智能巡檢……每年舉辦的“世界聲博會暨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已經成為一場人工智能產業盛會,吸引了成百上千的企業參與其中。

根據2021年“世界聲博會暨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現場公布的數據,過去一年,開發者團隊數量增速達69%;參與團隊數量增速達146%,40%來自新一線城市,87%是30歲以下的創業者;有60%的開發應用屬于工業生產制造領域,人工智能正在為工業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你看這幾臺機器,像不像人的眼睛、耳朵、鼻子,這是我們的電力‘全科醫生’,掌握著‘望聞問切’四大技能。”在位于中國聲谷的合肥中科類腦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展廳,該公司董事長劉海峰介紹說,機器通過包含AI芯片的視覺系統能“看”清變電站周圍環境;變電站出現異常過熱會釋放有害氣體,機器能非常靈敏地“聞”到這些有害氣體;機器還可以通過“聽”變電站運行發出的聲音,判斷其運行效率、狀態;再加上類腦邊緣盒子,可以對所有的狀態信息進行實時處理。

2021年,合肥人工智能集群集聚企業達846家,同比增長23.2%;全年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815億元,增速約21.1%,其中智能語音產業規模突破185億元,占全國該產業總產值的64.9%。

中國聲谷相關負責人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目前中國聲谷的人工智能智慧教育產品已為全國32個省5萬所學校超1億師生提供了服務;智醫助理已在安徽、江蘇、浙江等26個省市開展實際應用,同時覆蓋了全國200余家三級醫院。

協同創新,打造產業新地標

資本的力量是中國聲谷在集聚了技術、人才與配套設施等創新要素后的發力點。中國聲谷通過與基金、銀行、擔保、小額貸款、融資租賃等各類金融機構開展合作,搭建起“線上+線下”多元化的創新金融服務體系。

截至目前,中國聲谷的各類金融服務平臺已通過信用貸款、融資租賃、發債、擔保等多渠道支持基地內企業做大做強,累計幫助200余家企業獲得超過17億元的融資。此外,中國聲谷圍繞多領域展開對AI賦能型產業生態的投資,先后扶持了國儀量子(合肥)技術有限公司、安徽咪鼠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淘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扶持生態企業約15000家,平臺孵化企業170家,戰略投資企業近100家。

2021年4月,中國聲谷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合肥工業大學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啟動“四院一谷”戰略合作,充分利用各自在人才、技術、市場等方面的優勢,促進創新資源的高效配置。

前不久,科大訊飛在機器學習預防和防止流行病全球挑戰賽等國際大賽中榮獲7項世界冠軍;一項研究成果榮獲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吳文俊人工智能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發明專利《語音識別方法及系統》獲“中國專利金獎”,實現了安徽省5年來在該獎項上零的突破。此外,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首次實現對獼猴全腦的微米級分辨率三維解析,使靈長類腦圖譜繪制成為可能。

目前,中國聲谷聚集了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農業物聯網技術集成與應用重點實驗室、過程優化與智能決策重點實驗室及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省級以上創新平臺70家。

“未來,中國聲谷會緊隨國家戰略,在省區市協同推進下,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產業發展之路。”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軟件服務業處處長余要火表示,產業政策引導和市場化主體的競合,將鍛造出中國聲谷的核心競爭力,實現“打造世界級產業地標”的宏偉愿景。

 

作者:張一沖 合作媒體:通信界 編輯:顧北

 

 

 
 熱點新聞
普通新聞 同級最強!天璣8200實測成績放出,iQOO Neo7 SE神機配神U
普通新聞 中國信通院:我國部署超 7900 張 5G 行業虛擬專網
普通新聞 省內首個智慧康養平臺,點亮“銀發族”數智生活
普通新聞 中國移動與中國寶武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普通新聞 云巨頭深陷高管離職風波!三千億美元市值已蒸發一大半
普通新聞 中國軟件三十年:煙塵隱入,夾縫重生
普通新聞 馬斯克世界首富之位被LVMH老板短暫超越
普通新聞 蘋果將推“高級數據保護”功能 允許用戶對更多iCloud備份數據進行加
普通新聞 臺積電加大對美投資建廠,半導體關鍵技術會外流嗎?
普通新聞 數字化融入生活方方面面,紅帽助力客戶實現多維轉型
普通新聞 愛立信移動市場報告:2028年5G簽約數將超過50億
普通新聞 我國將邁入百億物聯發展征途 分三階段實現
普通新聞 黑客帝國重現?馬斯克腦機公司將開展人體試驗:有點瘋狂
普通新聞 OpenAI發布新作:ChatGPT聊天機器人
普通新聞 2023年人工智能發展預測 企業如何成功采用AI?
普通新聞 愛立信:5G增長快于以往任何一代移動通信
普通新聞 突破千萬大關之后 被誤讀低估的VR
普通新聞 臺積電1nm新廠計劃已上報 將落地新竹
普通新聞 三大運營商股價創年內新高,新發展模型下價值如何重估?
普通新聞 解密“個人信息保護認證”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合作媒體:通信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通信界,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通信界”。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合作媒體:XXX(非通信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月內進行。
通信視界
新華三:云智原生 AD-NET構筑智能聯接新底座
華為林永明:ADN 鋪就高階自智網絡之路
普通對話 中國移動丁海煜:三大方向十大技術,5G-A賦
普通對話 英特爾王銳:中國戰略是我們的全球戰略之重
普通對話 新華三:云智原生 AD-NET構筑智能聯接新底座
普通對話 華為林柏楓:聯接升級,激發商業增長
普通對話 華為林永明:ADN 鋪就高階自智網絡之路
普通對話 NVIDIA發力數字孿生:站在虛擬和現實之間
普通對話 韋樂平:網絡深度轉型最明確的方向首先就是
普通對話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6G標準面臨小圈子風
普通對話 華為丁耘:綠色ICT,共創新價值
普通對話 愛立信中國區總裁方迎:將在中國市場重點做
普通對話 中國聯通買彥州:廣電5G商用對行業競爭格局
普通對話 中國聯通陳忠岳:從“提速降費”向“提速提
普通對話 華為胡厚崑:5G+工業互聯網 數據驅動是關鍵
普通對話 華為郭平:每個人磨好自己的豆腐,就會有一
普通對話 中國移動楊杰:加快推進新型平臺用工模式規
通信前瞻
北斗三號衛星低能離子能譜儀載荷研制成功
中國移動李慧鏑:強化數智基建驅動 推進產業轉
普通對話 物聯網設備在智能工作場所技術中的作用
普通對話 軟銀研發出以無人機探測災害被埋者手機信號
普通對話 AI材料可自我學習并形成“肌肉記憶”
普通對話 北斗三號衛星低能離子能譜儀載荷研制成功
普通對話 為什么Wi-Fi6將成為未來物聯網的關鍵?
普通對話 馬斯克出現在推特總部 收購應該沒有懸念了
普通對話 臺積電澄清:未強迫員工休假或有任何無薪假
普通對話 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發動機研制獲重大突破
普通對話 多管齊下,VMware跨云服務助力企業云轉型
普通對話 中國移動李慧鏑:強化數智基建驅動 推進產業
普通對話 蘇少林:打造北京數字經濟“五強”,助力標
普通對話 中國科大在高安全量子密鑰分發網絡方面取得
普通對話 華為楊超斌:邁向5.5G持續創新,開啟5G產業
普通對話 中國聯通買彥州:加強創新力度,協同推進6G
普通對話 信通院總工敖立:5G工業模組是產業鏈特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