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山
電力線上網暗度陳倉,“蠶食”小區推進依舊
“信產部已經知道我們正在推廣PLC,但他們沒有叫停,實質上也就是默許了。”中電飛華相關人士表示。
北京市通信公司一位工程師稱,據他所知,“對電力線上網,信產部沒正式批準,但也沒有明確否定”。
據記者了解,中電飛華目前已在北京290多個小區、近16萬戶家庭推廣電力線上網(PLC)。價格為400元/半年,每月不足70元,不限流量和時間。
信產部技術鑒定推遲
記者了解到,信息產業部原定于今年4月啟動的PLC技術鑒定,時至今日仍未按時啟動。
信產部電信研究院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陳育平告訴記者,據他所知,目前國家電力部正在積極推進,但信產部認為電力線上網在安全等方面的一些問題仍未解決,因此相關部委顯得尤為謹慎。
北京郵電大學張立安先生認為,電力線傳輸所存在的明顯缺點是噪聲大和安全性低。目前已知的有:PLC聯網通信頻率會影響到短波收音機、短波通信、有線電視的回傳通道等。另外,供電網上網服務,是一種“帶寬共享”(SharedBandwidth)的技術,用戶上網時的速度,取決于當時有多少用戶上網。
牌照瓶頸猶存 用戶未被告知“試用”
中電飛華總經理工作部齊世強告訴記者,目前PLC技術已獲權威專家認可,近16萬用戶用得還不錯。齊世強還坦承,中電飛華目前的ISP牌照不在提供寬帶接入的許可范圍之內。
但是,北京一些電力線上網用戶對自身所面臨的風險并不完全知曉。據中電飛華相關人員稱,他們目前推廣的PLC業務還屬于試用。但據記者了解,中電飛華在北京一些小區推廣時,并未明確告知用戶,他們使用的該業務尚屬試用階段,將面臨一些風險,等等。
另據信產部電信管理局發展規劃處一位官員稱,中電飛華目前只具有ISP業務經營許可證,只能基于現有的網絡平臺開展類似于“撥號上網”那樣的業務,而自行承建網絡設備準確地講是不允許的,特別是PLC這種技術。用戶使用他們的設備和服務,就要承擔可能的各種風險,將來一旦認定中電飛華違規,可能就要清退用戶,用戶的損失將難以避免。
而中電飛華總經理工作部齊世強認為,這種情況應該不會出現。對于記者“出現這類問題后怎么辦”的追問,他未置可否。
“蠶食”步伐并未減慢
去年以來,中電飛華急速拓展試點小區,其用意已經超出試驗的范圍,這明顯是一種極力搶占寬帶接入市場的行為。在政策還沒有明朗的情況下,中電飛華的電力線接入已經在山東、江蘇、廣東、天津、四川等地展開。用戶可免費向該公司租用上網所需的“電力貓”,用滿一年即擁有該“電力貓”的所有權。
而目前北京通信ADSL寬帶的價格為包月120元,而藍波的價格也在包月90元-100元之間,電力線上網在價格上還是具備相當的競爭力。
中電飛華運營管理中心總經理姚飛稱,他個人覺得,寬帶產品的好壞,實用是最重要的。不論是什么技術,用戶用了說不說好,才是真正的市場標準。
記者觀察
中電飛華作為國內主推電力線上網的企業,此次面對媒體能持有這樣堅定的信心,難道果真如其所言:對寬帶接入市場監管一向嚴厲的國家信息產業部,此次真的“默許”電力線進入寬帶接入市場了?!
一向低調的中電飛華,此次公開表示,信產部多位高官已多次視察中電飛華,“電力線上網的事情,基本意向已經確認”。
但據記者了解,目前,在國內通過電力線上網提供寬帶業務,政策仍未明朗。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中電飛華為開展電力線上網業務所提供的ISP許可證,并不適合通過電力線提供寬帶上網業務的范圍。記者了解到,中電飛華擁有ISP業務經營許可證,之前也一直在做一些傳統的、成熟的寬帶接入,現在則是借ISP執照開始開展電力線上網的業務。
根據信產部的規定,寬帶屬于《電信業務分類目錄》中的第二類基礎電信業務。
經營基礎電信業務,須經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批準,取得經營許可證后方可開通。
北京市通信公司的張建國工程師告訴記者,目前關于電力線上網的技術是否成熟并可投入商用,國家權威部門還沒有明確定論。他還告訴記者,凡經營駐地網業務,都必須到當地省(市)級以上通信管理局報批,獲得相關駐地網經營許可證。而ISP經營許可與駐地網經營許可完全不同。據他介紹,要獲得寬帶經營資質許可,提供寬帶接入業務,就必須要像長城寬帶一樣,獲得信息產業部的駐地網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