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時俱進看“國安”(來自淮北國安·電力有限公司的報道(一)) |
|
[ 通信界 | 本報記者 王楊 | m.6611o.com | 2004/5/30 ]
|
|
|
|
|
|
|
2001年12月3日,是值得“國安人”驕傲的日子,淮北國安電力有限公司一期工程被國家電力公司命名為“優(yōu)質火電工程”。喜悅洋溢在每一個職工的臉上,3年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終于迎來這一歡慶時刻。 “樹立精品意識,要有一股‘不合格就推倒重來’的勁頭” 安徽省淮北市是我國重要的煤炭開采和輸出基地,原煤產量居華東地區(qū)之首,全國第六位。豐富的煤炭資源是建設坑口電站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20世紀90年代,淮北市審時度勢,確立了變煤炭為電力,以電力為龍頭,帶動經濟全面快速發(fā)展的“煤電戰(zhàn)略”。 1997年1月,由五方共同出資組建的淮北國安電力有限公司成立。這個公司不僅負責電廠建設,還將承擔電廠的生產經營。1997年3月,淮北第二發(fā)電廠一期工程被國家計委列入國家新開工大中型項目計劃。同年11月18日,在淮北市豐山腳下,各路英豪拉開了工程建設的序幕。 2臺30萬千瓦機組,投資29.49億元,對于國安電力來說舉足輕重,要實現“安裝質量高、工程進度快、資金投入省、試運周期短、試運指揮好、調試項目全、自動投入率高、設備系統(tǒng)狀態(tài)良好”的目標談何容易!肩負著建設和經營淮北二電廠的國安電力有限公司總經理杜華東深感擔子不輕。 “要干就要干一流,要交就要交精品。”國安電力同各施工單位共同提出了“以文明施工為龍頭,抓質量、保安全、促進度、創(chuàng)效益”的方針,面對資金、技術、人才、設備等重重困難,國安人只能咬緊牙關,背水一戰(zhàn)。在還是一片荒地的廠址上,杜華東總經理把建設指揮部搬到現場,紙質的房子,冬天和外面一樣冷,夏天比外面還要熱。就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們展開了設備會戰(zhàn)、造價會戰(zhàn)、環(huán)境會戰(zhàn)、質量會戰(zhàn)、工期會戰(zhàn)、安全會戰(zhàn)……一個個會戰(zhàn)使國安人度過了難關,電廠拔地而起,國安人實現了超常規(guī)發(fā)展。 為了設備早日到達現場,總經理杜華東親臨制造廠催貨;為了控制工程造價,國安電力實行了公開招標和二次報價,節(jié)省資金過億元;為了嚴把質量關,不合格的施工一律推倒重來,煙囪的基座被一次次重新施工,石縫中的泥土用刷子刷干凈;為了抵御隆冬滴水成冰的嚴寒,工棚里專為混凝土工程生爐子升溫;為了保證生產安全,國安電力拿出50萬元用于安全文明施工的獎勵,使整個工程建設中未發(fā)生一起人身傷亡和重傷事故,被國家電力公司樹為全國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現場。 幾分耕耘,幾分收獲。經過近3年的奮戰(zhàn),兩臺30萬千瓦機組分別于2000年4月13日和7月10日一次性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并于當年10月13日和翌年1月10日正式移交生產。經檢查驗收,土建、安裝合格率均為100%,優(yōu)良率分別為90.8%和99.6%,調試優(yōu)良率100%。他們實現了兩臺機組鍋爐點火、沖轉、倒送電、并網和168小時滿負荷試運“五個一次成功”,并創(chuàng)造了安徽省同類機組建設史上的五項記錄。 這是對“國安人”最大的肯定和褒獎。 “以人為本,向員工提供最廣闊的空間,讓職工的命運與企業(yè)的命運緊緊相連” 超常規(guī)發(fā)展,人是至關重要的。國安電力在把電廠建起來的同時,急需一支過得硬的職工隊伍。總經理杜華東說,決策是一個人,討論是少數人,工作是全體人。要獲得較高的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支業(yè)務精、素質優(yōu)的員工隊伍。為了迎接未來市場的挑戰(zhàn),國安電力打破門戶之見,樹立“吸引人、善用人、培養(yǎng)人、造就人”的人才觀,堅持高標準引進人才,高水平使用人才,高質量培養(yǎng)人才。為了造就一支業(yè)務精、意識強的職工隊伍,國安電力加大培訓力度,通過以老帶新和崗前、崗中、伸延培訓等方式,使培訓工作實現了到人、到崗、到設備、到系統(tǒng)、到操作、到事故處理的“六個到位”,一批班組長、主副值班員、部門負責人等業(yè)務骨干脫穎而出,有的還進入了公司領導班子,挑起了公司發(fā)展的大梁。 在國安電力有限公司,人們非常熟悉一句話:“你能翻多大筋斗,就為你搭多大的舞臺。”在人才管理上,國安電力堅持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新型用人觀念,充分發(fā)揮每一個人的潛能。在勞動關系上,上至總經理,下至一般員工,全部實行勞動合同制,期限3至5年,不搞終身制;在人事管理上,取消干部與工人的身份界限,統(tǒng)稱為公司員工;生產和管理崗位全部實行競爭上崗,能者上,庸者下。在國安電力,沒有鐵交椅,沒有大鍋飯,員工能進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崗位靠競爭,收入靠貢獻。廣大員工靠能力找到自己的崗位,靠貢獻有了豐厚的回報,靠努力工作有了自己的前途。“國安人”同國安電力一起成長,一起壯大。 3年來,國安電力已擁有一支令人驕傲的員工隊伍,在編的337名員工中,大中專以上學歷的占97.6%,職工平均年齡不足29歲。從一片不毛之地到一個現代化的電廠,國安電力的職工隊伍就像這電廠一樣年輕,一樣富有生機和活力。你不得不承認,信心和未來掌握在他們手里。 “用創(chuàng)新的機制管理企業(yè),用改革的觀念經營企業(yè),才能不辱使命把握機遇” 國安電力從誕生的那天起,就有著與一般企業(yè)所完全不同的職能。作為獨立發(fā)電公司,既要承擔工程建設,又要負責生產經營,這是一項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對于總經理杜華東來說也極具挑戰(zhàn)。他說,電廠安全、穩(wěn)定、經濟運行,是我們以改革創(chuàng)新的觀念,在抓好工程建設的同時,按照現代企業(yè)制度要求建立的公司運營管理的體制和方式。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國安電力全面推行了項目法人制、資本金制、招投標制、監(jiān)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把工程的質量管理納入了法制化的軌道,以制度建設規(guī)范各項管理。國安電力出臺了《管理手冊》,對工程建設、生產調試、質量、合同、人事管理,資金使用、行政事務、廉政建設等方面,明確相應的工作標準,做到有章可循,按章辦事。 在企業(yè)內部機構設置和分配制度上,國安電力按照精簡、高效、運轉靈活、面向生產經營的原則,設立了五部一室,實行部室主管一長制,不設副職設助理的管理模式,避免了“內耗”。分配則實行崗位總定、按崗定薪、崗變薪變、按績計酬的新格局。 在目標管理上,國安電力“重結果不重過程”,將投資進度、質量、資金、費用等納入目標管理范疇來考核,極大地提高了工程質量和進度。在生產管理上,對部分系統(tǒng)的檢修和運行工作采取對外委托承包;對鐵路專用線運行采用噸位計價;對后勤及服務保障工作全部實行社會化服務方式,不辦“三產”,不背包袱。 在加強企業(yè)文化建設上,國安電力也是一絲不茍,委托上海交大為公司開展了CIS設計。目前,已經形成了鮮明的企業(yè)標志和獨特的企業(yè)觀念。企業(yè)的向心力不斷增強,整體素質不斷提高。 走在國安電力一塵不染的廠區(qū),看著辦公大樓門前盛開的金盞菊,感受著現代企業(yè)的氣息,你會由衷地感嘆:國安電力,你贏了!你無愧于改革的年代,無愧于投資方30億元的信任。如今,國安人又有了新的目標:到“十一五”,國安電力裝機容量將達到180萬—240萬千瓦,年發(fā)電能力達150億千瓦時,固定資產逾百億元,把電廠建設成為中國一流的發(fā)電廠。 我們期待著。 倒重來,煙囪的基座被一次次重新施工,石縫中的泥土用刷子刷干凈;為了抵御隆冬滴水成冰的嚴寒,工棚里專為混凝土工程生爐子升溫;為了保證生產安全,國安電力拿出50萬元用于安全文明施工的獎勵,使整個工程建設中未發(fā)生一起人身傷亡和重傷事故,被國家電力公司樹為全國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現場。 幾分耕耘,幾分收獲。經過近3年的奮戰(zhàn),兩臺30萬千瓦機組分別于2000年4月13日和7月10日一次性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并于當年10月13日和翌年1月10日正式移交生產。經檢查驗收,土建、安裝合格率均為100%,優(yōu)良率分別為90.8%和99.6%,調試優(yōu)良率100%。他們實現了兩臺機組鍋爐點火、沖轉、倒送電、并網和168小時滿負荷試運“五個一次成功”,并創(chuàng)造了安徽省同類機組建設史上的五項記錄。 這是對“國安人”最大的肯定和褒獎。 “以人為本,向員工提供最廣闊的空間,讓職工的命運與企業(yè)的命運緊緊相連” 超常規(guī)發(fā)展,人是至關重要的。國安電力在把電廠建起來的同時,急需一支過得硬的職工隊伍。總經理杜華東說,決策是一個人,討論是少數人,工作是全體人。要獲得較高的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支業(yè)務精、素質優(yōu)的員工隊伍。為了迎接未來市場的挑戰(zhàn),國安電力打破門戶之見,樹立“吸引人、善用人、培養(yǎng)人、造就人”的人才觀,堅持高標準引進人才,高水平使用人才,高質量培養(yǎng)人才。為了造就一支業(yè)務精、意識強的職工隊伍,國安電力加大培訓力度,通過以老帶新和崗前、崗中、伸延培訓等方式,使培訓工作實現了到人、到崗、到設備、到系統(tǒng)、到操作、到事故處理的“六個到位”,一批班組長、主副值班員、部門負責人等業(yè)務骨干脫穎而出,有的還進入了公司領導班子,挑起了公司發(fā)展的大梁。 在國安電力有限公司,人們非常熟悉一句話:“你能翻多大筋斗,就為你搭多大的舞臺。”在人才管理上,國安電力堅持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新型用人觀念,充分發(fā)揮每一個人的潛能。在勞動關系上,上至總經理,下至一般員工,全部實行勞動合同制,期限3至5年,不搞終身制;在人事管理上,取消干部與工人的身份界限,統(tǒng)稱為公司員工;生產和管理崗位全部實行競爭上崗,能者上,庸者下。在國安電力,沒有鐵交椅,沒有大鍋飯,員工能進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崗位靠競爭,收入靠貢獻。廣大員工靠能力找到自己的崗位,靠貢獻有了豐厚的回報,靠努力工作有了自己的前途。“國安人”同國安電力一起成長,一起壯大。
|
1作者:本報記者 王楊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顧北 |
|
|
|
|
|
聲明:①凡本網注明“來源:通信界”的內容,版權均屬于通信界,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違者必究。經授權可轉載,須保持轉載文章、圖像、音視頻的完整性,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并注明“來源:通信界”。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通信界)”的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③如因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自發(fā)布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