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Hi3G在瑞典部署全球首張TDD/FDD融合網絡后,中國移動在香港建設的TDD/FDD無縫融合網絡建設再次向人們證明,TDD/FDD融合組網將有可能成為全球LTE部署的重要方式。
融合將助推TD-LTE國際化
縱觀全球市場,截止2012年6月,全球LTE用戶數量已經達到2393萬。其中,美國、日本和韓國成為全球LTE發展最快的市場,用戶數分別達到1329萬、292萬、584萬,在全球用戶占比中達到92%。而這其中絕大部分是FDD LTE用戶。
目前,全球已經有99個國家的327個運營商投資LTE網絡,81個LTE商用網絡完成部署,其中,有10家運營商開通了TD-LTE商用服務,包括沙特Mobily、STC,日本Softbank,巴西SKY TV,瑞典Hi3G,英國UK Broadband,印度Bharti Airtel,丹麥Hi3G,澳大利亞NBN,波蘭AERO2等。在網絡數量方面,TD-LTE全面落后于FDD LTE,TD-LTE國際化進程亟待加速。
同時,在終端方面,截至2012年6月,LTE終端產品達到417款,較去年同期增長3倍。LTE智能手機也增長迅速,2012年上半年增長了73%,已經達到83款。而這其中絕大多數是FDD LTE終端。目前,高通已經少量推出了28納米芯片的FDD LTE芯片,TD-LTE芯片還停留在40納米,國內芯片企業相對于國際領先企業還存在比較大的差距。
在這樣的情況下,實現TDD與FDD雙模部署,對于推動TD-LTE國際化十分有利。同時,由于國際上很多運營商手握TDD頻譜,在歐美一些地區,TDD頻譜的獲得成本要遠遠低于FDD,實現TDD/FDD雙模部署有利于充分利用頻譜資源,降低LTE的整體成本。
融合有利于優勢互補
實際上,在技術方面,TDD與FDD融合部署已經完全可行。中興通訊專家表示,TDD和FDD在同一平臺上具有可實現性。TD-LTE與FDD LTE在技術規范上存在非常大的共通性和統一性。TD-LTE與FDD LTE共享相同的二層和三層結構,一層(物理層)差異主要表現在幀結構。因此,TD-LTE與FDD LTE在系統側和終端側都能比較容易且低成本地實現對雙模的支持。TD-LTE與FDD LTE之間的互操作基本可視為系統內互操作。
在網絡覆蓋方面,TD-LTE與FDD LTE采用的鏈路級關鍵技術基本一致,解調性能相近。TDD系統多天線技術的靈活應用,能夠較好的抗干擾并提升性能和覆蓋。在同頻組網能力方面,兩者均可做到業務信道同頻組網,兩者的控制信道的覆蓋能力系統都能夠支持同頻組網。在具體機制方面,兩者的切換、功控機制相同,同步、重選、物理層信道編解碼等能力上沒有本質區別。在系統干擾來源方面,TDD系統是時分系統,上下行時隙之間可能有干擾,需要通過時隙規劃來進行協調。在頻率規劃和時隙規劃方面,FDD只有頻率規劃,結合ICIC來完成,而TDD系統有頻率規劃和時隙規劃,頻率規劃結合ICIC來完成,時隙規劃根據業務分布、干擾隔離等方面在組網中進行考慮。
終端芯片融合沒有技術門檻
在終端芯片方面,FDD和TDD也具備融合的條件。中興通訊專家表示,在射頻芯片方面,單射頻芯片支持TD-LTE和FDD LTE不存在技術門檻。在基帶芯片方面,TD-LTE和FDD LTE在標準協議層面存在約10%的差異,TDD和FDD LTE共芯片沒有技術門檻和難度。所有LTE芯片廠家已經或即將支持TD-LTE和FDD LTE共基帶芯片。
因此,雙模終端融合沒有技術門檻,產業鏈將日趨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