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行業內處于寡頭壟斷性質的大企業,經濟學上有所謂“合謀”之說,即他們很容易就能互相串通將價格確定在某個范圍,以獲取高額利潤。
目前國內的通信市場上只有幾大運營商,因此許多學者都認為運營商之間的“合謀”不是什么好事,是需要打擊和扼止的行為。但筆者認為,三大運營商作為國企,要規避“合謀”幾乎不可能,相反如果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合謀,卻反而有積極作用。
通信運營商競爭過程中,“合謀”的行為幾乎無處不在。比如各地運營商經常以“規范市場”名義簽訂各種合作協議,實質上就是彼此之間為了避免價格戰。在歐美國家,這樣的“規范市場協議”被視為合謀行為,一經披露往往會被法院處以高額罰款。但在國內的三大運營商均為國企,主管部門并沒有禁止合謀,相反還可能在一定的范圍內鼓勵合謀行為。另一方面,須知運營商高管大多畢業于國內幾家知名的郵電學校,通信業大拆分重組之前,他們大多在同一家運營商工作,彼此之間都是同學加同事,國家甚至經常將三大運營商高管互換。為此,要合謀,很多時候僅需一個電話、一頓晚餐的事情。
在學者和一般老百姓眼中,這樣的合謀行為當然罪大惡極。不過筆者卻認為,其實如果能善用合謀,合謀也可以既有利于運營商,又有利于老百姓。比如,運營商是否可以聯合起來向蘋果叫價,壓低iPhone5價格?目前將大部分利潤透過補貼形式分給蘋果,幾乎是全世界運營商不可避免的痛楚。此前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高管均表示,利潤不高,源自于手機補貼太高,運營商變相給蘋果打工。那么既然三大運營商都是國企,能否暫時放下互相緊盯的競爭,先考慮一下聯合起來向蘋果要價——要么將iPhone5價格削減,要么三家誰都不引入。需要知道庫克不是偏執狂喬布斯,作為職業經理人,利潤和市場份額于他而言同樣生死攸關,只要運營商聯合,足以讓蘋果公司頭疼。
其實,三大運營商早已就一些問題達成了頗具積極意義的合謀。比如目前三大運營商均實現通信基礎資源共建共享。又如對于3G進地鐵,三大運營商均聯合起來與地鐵公司進行談判……作為政府主管部門,一方面應該對運營商危害市場、危害消費者的消極合謀進行打擊和防止,但對于積極意義上的合謀,何妨不邀請運營商坐下來談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