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國對于智慧城市的重視度日益增加,尤其是近兩年政府的主導性投資快速增加,真正推動了智慧城市的落地。目前越來越多的ICT企業加入到智慧城市產業當中,互相協作,完善智慧城市的各個環節。華為企業BG中國區副總裁楊萍表示,智慧城市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包括投融資、頂層設計、集成、運營、上層的業務應用以及底層的基礎設施。因此,只有各個企業在各自的領域做好自己擅長的事情才能夠促進整個智慧城市生態圈的健康發展,提供滿足客戶需求、以及自身不斷進化的智慧城市整體的解決方案。構建智慧城市生態圈成為各大ICT企業的發展共識。
華為企業BG中國區副總裁 楊萍
數據整合需要更開放的態度
如今的智慧城市建設已經不再局限于某一個領域的信息化建設,而是全面囊括了一個城市各種功能。江蘇國泰新點軟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技術總監李強指出,智慧城市的建設本質就是要搭建一個融合的數據平臺,目前數據往往集中在各個條塊分割的行業部門里面,整合在一起難度非常大。然而將政府的數據資源開放,目前仍有很長一段路走,李強認為,政府需要搭建這樣的開放平臺,將不涉密的數據向社會開放,吸引更多的開發者去研發智慧應用,從而為普通民眾帶來更智慧的體驗。
目前華為也在積極推動這樣的開放平臺的建設,華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總經理周小紅坦言,華為也在致力于打造一個能力開放平臺,把API、ICT基礎能力開放給開發者,吸引更多的企業在其上開發創新應用,從而形成一種良性的業務創新模式。
與此同時,智慧城市的建設也需要進一步細分至各個區縣等小的子集,從而進一步的整合資源。楊萍認為,區、縣級的智慧城市建設需求也非常迫切,在城市數據整合難度較大的背景下,從區、縣級的政府入手進行數據整合,則更有利于數據整合。
只有生態圈才能滿足智慧城市的整體訴求
從智慧城市的建設來看,各地政府的需求很多,主要集中的三個層面:投資問題、智慧惠民和管理問題、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方正國際軟件有限公司CEO周大良如是說。如今的智慧城市建設已經是一個多元化的方案,政府希望借此從根本上實現城市的長遠發展和有效管理。新一輪的智慧城市建設也從早期的單一解決方案轉化為整個ICT生態圈的建設,這是一個很大的改變。
如今華為已經明確了2016年將重點打造智慧城市生態圈,同時在大力推動合作伙伴的能力提升,這對于其生態圈中的合作伙伴帶來了諸多利好。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許詩軍表示,華為在聯合合作伙伴共同拓展市場,同時其在各個標準組織當中也積極參與,華為的開放、彈性,讓合作伙伴受益很多。其開放的系統包容了很多廠商,同時又是一個可嵌入式的,給合作伙伴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楊萍表示,在整個智慧城市建設當中,需要我們在復雜的“巨系統”當中和各個企業在相應的領域去做深做透,做好自己擅長的事情,大家相互合作,共同來提升整個生態鏈的能力。
華為繼續聚焦ICT基礎設施
在智慧城市的布局上,華為一直長期耕耘,其在ICT領域的長期投入也讓華為對智慧城市的建設有了更深的理解。楊萍表示,華為能夠為智慧城市帶來三方面的價值:其一,行業解決方案和合作伙伴資源,在智慧城市所涉及到的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環保、智慧教育、智慧醫療、平安城市等這些領域,華為擁有豐富的行業解決方案和合作伙伴資源。其二,最完整的產品線和全球領先的開放架構;在智慧城市所需要ICT基礎設施方面,華為具有最完整的產品線和全球領先的開放的架構。在智慧城市所涉及的ICT基礎設施層面,華為可以提供從物聯網的通訊模塊到物聯網的操作系統平臺,有線無線的接入,基于云計算分布式云數據中心到大數據平臺,這些產品和解決方案是全球領先的。其三,華為所提供的ICT基礎設施和產品解決方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可控。隨著智慧城市的建設不斷地深入,城市越來越多的職能、業務、數據都跑在智慧城市這個平臺上,那么安全性是我們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華為憑借長期以來在研發上的持續投入,我們已經建立起了基于芯片和源代碼級的自主的知識產權,這將為智慧城市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信息安全基礎。這是我們三個方面的價值。
在智慧城市領域的戰略層面,華為把自身定位在聚焦ICT基礎設施,堅持長期投入。與此同時,華為的“被集成”戰略也讓其聚集了大量的合作伙伴資源,從而推動了智慧城市生態圈的發展。
憑借長期的技術投入和積累,華為在智慧城市領域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周小紅介紹,從產品和技術角度,華為有四方面的能力體現。其一,華為能夠提供全聯接的能力;其二,華為可以提供強大的資源共享能力,有效實現城市資源、數據的整合;其三,華為的開放平臺吸引了大量的開發者和企業參與其中,能夠有效幫助城市的智慧、可持續發展;最后,華為在信息安全領域有幾十年的深度積累,能夠對高持續性的網絡威脅做預測和防范。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華為對于生態圈的價值定位非常高。楊萍強調,“在智慧城市上面,華為不單純追求自身業務規模的最大化,我們認為生態圈的良性發展比我們自身業務規模的最大化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