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的貢獻不在于讓燈泡亮的更久一些,愛迪生最大的貢獻是在全世界第一個想到把電做為城市基礎設施,阿里云就是要把計算做成電一樣的公共服務。幾乎所有跟電有關的重要發現都在歐洲誕生,但電第一次成為公共服務,變成一個社會生產力是在美國。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不是在中國誕生的,但中國有可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真正把計算做成公共服務的國家。”
4月15日晚,清華新學堂,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出席ATF,和1500名學生分享阿里的技術創新對世界的貢獻。ATF(Alibaba Technology Forum)系阿里巴巴技術論壇,是阿里每年面向高校學生最重要的盛會,此前曾在斯坦福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知名學府舉辦。
穿著樸素的王堅博士在臺上用略帶沙啞的嗓子,和同學們娓娓道來他心中那個“很大的夢想”-“今天的中國有機會誕生更加偉大的企業,大家有機會一起改變這個世界,過去五十年我們享受世界的科技財富太多,現在是我們所有人要用技術回報這個世界的時候。”
阿里上個財年中國電商平臺零售額突破3萬億元人民幣并超過沃爾瑪,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是中國互聯網的又一商業奇跡。但在王堅看來,這意味著在互聯網時代有一家中國企業超越了一家代表工業時代最高商業成就的美國企業,代表著一個時代的變化,而這個變化的背后是技術創新的不斷驅動。
“當中國的大部分銀行還在使用三十年前大家覺得從美國最好的公司引進的技術時,阿里巴巴就把它‘拋棄’了,這是我們在過去幾年最大的進步。”王堅回顧了阿里巴巴2009年時如何下定決心去IOE,“阿里巴巴曾經有過亞洲最大的Oracle Rack,但要成為數一數二的公司,就沒有人能給你答案了,必須技術自主。”
IOE指IBM小型機、Oracle數據庫和EMC高端存儲,這三項技術方案的組合多年來被視作金融領域不可撼動的“鐵三角”,直到今天還幾乎壟斷全球的銀行業。而螞蟻金服旗下的網商銀行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個完全摒棄IOE解決方案的銀行。
同樣在2009年,阿里嘗試了第一次雙11,成立了阿里云(盡管當時絕大多數人都說不明白云計算是什么)。2015年,阿里雙11一天的交易額,超過全美感恩節電商交易額,而阿里云也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公共云計算平臺。“不但中國需要,我過去幾年去參加Slush歐洲創業者大會時發現,他們同樣需要除了AWS之外的更多選擇,我想中國有一個機會給世界提供這樣的服務。”王堅談到。
2011年,淘寶完成了“去IOE”,用更優的性能和成本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而這一年,阿里又在悄悄醞釀兩件大事,啟動自研數據庫OceanBase和YunOS移動操作系統兩個重要項目。要知道,數據庫、操作系統、芯片,一直是中國信息技術的三個“心頭痛”,當時的阿里還被人視作純粹的電商公司,幾乎沒人相信阿里能成功。2015年,OceanBase承載了雙11百分之百的交易,而YunOS已經擁有4千萬的激活設備,2016年的目標是突破一億。
有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商業發展更有底氣,王堅做了個對比,“2008年北京奧運會門票一開賣,網站就癱了,而且再也沒有恢復過,最后北京的老百姓只能用身份證隨機抽簽。僅僅8年后,我們的雙11就能做到峰值1秒14萬筆交易,一天把一億個包裹送出去,這是一個奇跡。”
在談到中國機會時,王堅舉了個例子:“在美國,你去任何一個小鎮,都可以享受到和紐約一樣好的沃爾瑪,但是中國見不到;而在中國能讓一個偏僻鄉村的百姓更多地上淘寶買東西,美國做不到。這是兩個國家發展的時代的差別,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
當被現場學生提問,如何看待與谷歌的競爭時,王堅笑談,如果阿里和谷歌競爭,實際到最后就是清華、北大跟斯坦福、麻省理工的競爭,因為這個社會需要最優秀的人去做做最挑戰的事情。王堅表示,事實上阿里巴巴不應該跟谷歌競爭,因為最困難的是跟上一個時代競爭,這也是為什么阿里超越了沃爾瑪的意義所在。同樣,阿里的云計算不是為了和AWS競爭,而是要和從十九世紀起就代表了美國先進技術的產業競爭,比如IOE鐵三角。
演講的最后,王堅博士強調在這個時代,要感謝三個東西,一是互聯網,它已經成為基礎設施了;二是數據,這是人類在發現土地、煤、石油之后的另一類巨大的資源,而且這個資源是人本身創造的,不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三是計算,人類將從計算機時代走進計算時代,每個人都有機會獲取計算資源,充分發揮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