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華為開發者大會HDC 2025如期舉行,帶來HarmonyOS 6 開發者Beta版的正式開放,也帶來了一場系統級的戰略轉折信號。相比以往更多聚焦終端產品體驗的發布會,今年的HDC在議題編排和發布重心上,顯然更底層,也更系統。華為正在釋放一個信號:基于OpenHarmony打造的鴻蒙,已經成為中國千行萬業全面邁入智能化社會的數字底座。

首先值得關注的是HarmonyOS 6在系統底層能力上的變化。從公布信息來看,新版本不僅延續了HarmonyOS 5對全場景終端的支持優勢,還將端側AI能力寫入系統主線。HarmonyOS首次為移動應用生態帶來全新的鴻蒙智能體,不僅具備傳統大模型智能體所擁有的意圖理解、規劃決策、執行任務、調用工具能力,還能與操作系統、應用、元服務無縫協作,幫用戶完成復雜任務。我們可以看到鴻蒙對智能的戰略方向是——AI能力將成為系統層的基礎服務,而不再是掛靠式插件功能。

不僅如此,鴻蒙還提供了小藝智能體開放平臺,為開發者提供多種模板、插件和開發模式,幫助開發者一站式高效開發應用智能體。開發者還可以在應用內,靈活設計智能體服務入口,配合星盾安全架構的隱私機制與應用純凈認證機制,讓鴻蒙智能體不僅更懂你,也讓你更放心。

技術之外,這場大會更像是一次生態發布。從2023年啟動鴻蒙應用體系開發至今,鴻蒙生態已形成較為完整的開發、分發、用戶流通閉環。大會數據顯示,目前鴻蒙生態已吸引800萬注冊開發者,30000+鴻蒙應用與元服務正全速開發更新,超過100款應用支持應用接續,50+應用支持碰一碰分享。這不僅是系統功能的拓展,更是鴻蒙邏輯成為開發者主流選項之一的證明。
這種邏輯的本質優勢是跨設備一致性。在HarmonyOS構建的分布式技術底座之上,鴻蒙不再只是讓手機更智能,而是努力實現讓所有設備共用一套操作邏輯。一個賬號登錄后,應用狀態在手機、車機、平板、PC等多設備之間無縫流轉,不僅是技術能力的體現,也是生態協同的實際落地。

這套體系之下的用戶體驗,也在被不斷重塑。例如碰一碰能力已支持多類型內容共享:用戶可以將圖庫照片拖入電腦的WPS,手機剪輯內容快速導入PC端剪映軟件,或者直接實現QQ飛車跨設備組隊游戲。再比如應用接續帶來的應用不中斷,讓用戶從地鐵上在手機端看視頻到回家切平板一氣呵成,中途甚至不用再次登錄,視頻進度也會精準接續。

不僅是體驗感知,鴻蒙也在通過智能主動服務來改變使用習慣。從小藝系統Agent,到AI識圖、文檔朗讀、意圖識別等服務能力,鴻蒙正嘗試將系統助手從提示層變成操作協助者。比如大眾點評的智能體“點仔”,可結合用戶位置與偏好,推薦更符合上下文的就餐方案;再如ChatExcel 智能體,用對話就可以合并表格、分析數據。這種功能不是靠API調用實現,而是系統層直接支持本地算力調用,這樣還有一個好處是用戶數據都只儲存在本地,可以對用戶的隱私更進一步保護。
生態之外,HDC 2025也傳遞出華為對操作系統共建機制的明確信號。從OpenHarmony開源推進、編譯框架與數據庫能力開源,到鴻飛計劃和耀星計劃落地,再到鴻蒙有禮激勵用戶體驗轉化,除了真金白銀的開發者激勵,鴻蒙還提供了AI輔助開發,結合鴻蒙一次開發、多段部署的特性,鴻蒙正在不斷把開發門檻壓低、分發效率拉高、開發者收益模式打通。
當然,從一個系統更新,到整個生態向內外延伸,中間隔著技術穩定性、商業邏輯和用戶教育等多個復雜過程。但從這次HDC大會可以看出,華為已不再單純強調技術替代,而是以HarmonyOS為代表,構建一套可復制、可變現、可全球推廣的中國操作系統范式。

總結來看,HarmonyOS 6開發者Beta版的發布并非技術終點,而是另一個起點:一個系統、一個生態、一套方法論,正在慢慢成形。HDC 2025的核心看點,并不僅僅是鴻蒙系統有多強,還在于鴻蒙生態有多成型。未來是否能走得更遠,關鍵也在于它如何繼續處理好三件事:用戶體驗夠不夠好、開發者能不能賺到錢、生態伙伴愿不愿持續投入。
從這個角度看,這次大會的意義,不止在發布,更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