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是否存在“假寬帶”:首先,何為假寬帶?是指網民使用的實際寬帶下載速率低于運營商提供的名義寬帶速率。電信專家項立剛(微博)認為“如果說假寬帶,全世界都用的是假寬帶,比如說4M帶寬,是運營商允許你用最高不超過4M的帶寬。”這個“最高不超過。。。”的定義不對,如果電信業果真如此定義,那么所有的帶寬宣傳廣告都可以掛上“虛假廣告”的“頭銜”了。不過世界各大運營商都不可能提供到達其所宣稱的速率也是客觀情況,就好像4G硬盤,不可能內存完全到達4G一樣。另外,其實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獲得客戶信任,去年各別地市的聯通、電信就已經提供“安裝寬帶,免費測試帶寬”的活動了。所以說“假寬帶”從理論上講成立,但這個概念不能應用到現實中去,只能要求運營商不能故意造成“假寬帶”情況。
綜上,慧聰研究認為,國家創造了有利于電信行業發展的環境,目的是好的,但由于監管不力導致運營商出現壟斷行為。不過,對于用戶來講,不管是誰壟斷,采取什么壟斷手段,用戶最終需求就是降價提速,把實惠真實的反饋給老百姓。從行業發展來看,提速降價也是發展趨勢,而且通過發改委這次“反壟斷調查”,應該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運營商寬帶建設的步伐。不過運營商僅是“承諾”,何時實現?降多少費用?還需要持續監督。另外,希望運營商不要以提高網速為由,變相提高價格。所以此次事件不是結局,而是新一輪的開始,特別是政府機構還需要做以下事情:
1、 推進三網融合,開放固網寬帶業務;在時機成熟時候,允許廣電、民營資本和大型的互聯網公司進入電信行業。
2、 監督運營商財務狀況及流向,使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網絡建設中去。
3、 協調好各方面利益和資源,避免重復建設并助力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
4、 監管運營商建設平衡性,扶持運營商發展農村和偏遠山區。
總之,如果運營商真正加快了網絡建設步伐,并降低了價格,那么發改委發起的這場“反壟斷之戰”也沒有白費。希望用戶祈禱的低價格高帶寬的愿望能夠早日實現,電信行業競爭更加趨于合理。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