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電力通信有限責任公司 黃進
信息化在全世界的興起對現代通信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同時又為現代通信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創造了機遇。"十五"期間電力信息業務的綜合化、寬帶化和多媒體化,對信源和信宿網絡間的通信能力、通信結構及方式、業務承載能力、安全可靠性提出了劃時代的要求。
一、電力通信網面臨的問題
傳統的電力通信網是為安全生產、調度、指揮服務而建設的。由于定位不同,電力通信網建設的相對分散,從而造成網絡業務有限、結構單一、接入方式簡單等問題。"九五"后期到"十五"期間,信息化的興起對現代通信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就電力系統而言,原來的信息業務具有單一化、窄帶化的特點,主要通信方式有調度、行政電話和電話會議、自動化信息通信等,這對于原來電力系統原有的通信建設、運行、管理以及網絡模式還較為適應。"十五"期間,由于信息化進程的加速,以及電力信息業務的綜合化、寬帶化和多媒體化,對信源和信宿之間的通信網的通信能力、通信結構及方式、業務承載能力、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逐步處理對現有網絡的繼承和"十五"規劃加大建設力度之間的矛盾,如何利用新技術促進通信網絡的發展,如何提升通信網絡整體能力,如何降低整體網絡的綜合成本以及如何保證網絡的可持續發展,來充分滿足原通話用戶、原自動化用戶以及電力系統在"九五"中后期適應信息化時代產生的新自動化用戶日益增長的通信需求以及通信網絡本體在其演進發展中對成本、效益、效率、質量、安全、服務等諸要素的綜合要求,是"十五"期間電力系統通信發展的根本任務和歸宿。
隨著社會交流的方方面面日益轉向知識經濟模式,電力系統用戶也逐漸要求通信網絡提供以話音、數據、圖像為基礎的多層面、多樣化、智能化的綜合業務和功能。而目前電力通信網業務功能很少,加上由于網上設備類型、技術層次相差較大,通過升級、改造可在小范圍增加部分業務功能,但要在全網實現多數據業務卻困難重重且風險太大。為達到繼承與發展的統一,在合理的建設投資下實現多種業務的快速提供,我們應緊緊抓住光纖技術、Internet技術、軟件技術、移動通信等核心技術,實現電力系統通信網絡和業務的數據化、智能化、個人化、寬帶化。
二、改造電力通信網的思路和步驟
。1)轉變思想,順應潮流,整體優化網絡結構
面向網絡的數據化和寬帶化趨勢,電力網既要繼承現有通信網中以微波為媒質的無線通信網絡,又要以堅持保留、按需擴容、統一制式(SDH-ATM)為原則,逐步改造原有微波通信網絡,因地制宜新建微波通信的同時加速建設全系統光纖有線通信網。要以堅持發展電力線特種光纜(OPGW/ADSS)為主,適當預留纖芯,以統一制式(SDH-ATM)為原則,做到各個地區局、主要發電廠光纖通信物理鏈路成環成網。繼承現有通信網絡以電路交換為主的程控交換網絡,逐步將它由網絡中心移向網絡邊緣至網絡接入點直至用戶機,同時建設完善FR、ATM和IP交換核心、邊緣、接入網,堅持以信元交換為本,分層分步實施,以ATM和IP技術相結合為原則,實現逐步替代原有電路交換網絡的目標,建成電力B-ISDN網。繼續發展移動通信,依據國家政策,采用移動通信技術,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發展電力移動通信。十五期間,電力通信系統應形成以光纖為媒質的寬帶、高速通信主網架,以微波為媒質的基礎備份通信網架,初步形成以SDH、ATM和IP技術相結合的交換傳輸通信網絡結構。
。2)整體提升網絡業務功能
電力網要面向智能化、個人化。根據電力和通信發展的現狀,以及各類用戶的需求,迫切要求在通信網絡上提供豐富的新業務、新功能,如局域網互連、Internet接入、智能網UPT、VPN等能滿足現代電力公司和廣大市場運營需要的業務功能,并逐步實現交換與業務分離和全網業務智能化,有利于網絡資源的二次開發并及時提供技術升級和新業務。
。3)大力發展接入網
接入網新概念和新技術的引入將大大簡化通信網絡結構,提高系統可靠性,降低運營成本,且提供有線、無線不同類型多種業務接口,適應未來網絡發展和可拓展性,為用戶的各種需求提供經濟、高效的綜合解決方案。
。4)建設完善的支撐網
電力通信應全面建設完善的信令網、同步網和網管網三大支撐網,以提高網絡運行保障能力和網管水平。在統一規劃、分層實施的原則下,建設電力系統自己的No.7信令網、時鐘同步網,以及傳輸、交換、接入、動力系統網管網,并根據新技術發展和標準不斷完善,逐步建成全網綜合網管系統。
。5)研究電力各類特殊技術
跟蹤、研究電力系統繼保信息、各類遠程控制信息,積極穩步將此類信息過渡到數字化網絡上傳輸。還有就是跟蹤、研究電力線有線傳輸新技術,充分發揮電力特有的資源優勢。
總之,隨著國家對電信行業相應政策及法規也在不斷調整,為我國電力系統通信參與市場運作提供了廣闊的前景。為此,電力系統通信"十五"規劃建設中,須以市場為導向,適應時代的發展,走統一規劃、統一決策、統一建設、統一運行的必由之路,從而加速和完善自身發展,更好地為電力系統及社會提供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