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帶”自從2001年以來就成了中國互聯網和通信業內的常用詞匯。伴隨著互聯網泡沫的破滅,寬帶也令業內人士困惑和迷茫了好一陣子。但是,歐美和日本、韓國的成功經驗鼓舞了他們,讓他們前仆后繼,把寬帶進行到底。在經過電信分拆重組之后,中國電信、中國網通雖然霸占了絕大部分的固網市場,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固網語音業務的衰落是無法扭轉的趨勢。在前不久的NGN高峰論壇上,中國電信的總工程師韋樂平公開宣布中國電信的固網語音收入首次出現負增長。這是中國電信發展史上沒有過的事情。于是,寬帶作為固網的新的業務增長點被各個運營商所看好,它被作為重點業務加以規劃。而運營商也不斷為努力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而抓緊圈地。
與此同時,提供寬帶內容服務的SP們也如雨后春筍般茁壯成長起來。無論是此前已有江湖地位的騰訊QQ還是伴隨著這波熱潮涌現的新的SP們都想在這亂世中分一杯羹,然而,現實也許并沒有他們想像得那么美好。雖然,寬帶的運營已經有一段日子了,可是并沒有誰拿出了獨特并有效的商業模式。中國現在的發展無非是模仿日本、韓國等國家一些已知的運營經驗,但是,鑒于國情的不同,中國必須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發展之路才能稱得上是自己的發展方向。
在經歷了大規模圈地的接入混戰之后,無論是基礎電信運營商還是中小駐地網運營企業都在努力擴充自己的內容,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國電信的“互連星空”和中國網通的“天天在線”。雖然“互聯星空”占據了先發優勢,但是網通追趕的腳步卻步步緊逼,“寬帶聯盟”的成立就是網通野心的最好明證。
接入:決勝的第一站
● ADSL風光無限
寬帶的出生就是伴隨著混戰的。在大運營商還在觀望的時候,一些小的運營企業就已經聞風而動,搶占地盤了。當年長城寬帶、藍波寬帶和小網通的搶樓風波曾經鬧得沸沸揚揚。如今在大運營商ADSL的強勢發展方式下,普通用戶的市場幾乎被ADSL所壟斷,在2004年3月召開的“2004DSL研討會”上,宣布了中國的DSL用戶已經超過1000萬,成為全球最大的DSL市場。增長之快,全球范圍內首屈一指。
在今年5.17世界電信日,中國電信宣布其寬帶接入用戶超過1000萬,并把寬帶接入業務整體包裝入“捷入互聯INet”這個品牌。
目前中國電信占據了66%的寬帶市場份額,其用戶資源優勢明顯,“捷入互聯INet”也采取一個統一的開放平臺,倡導的是一種“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理念,因此較容易吸引和聚合有實力、有特色及提供專業化服務的ICP、ISP的加入。“捷入互聯INet”開設的欄目涉及面廣泛,內容眾多,能滿足用戶的多方面需求。
“寬帶中國CHINA169”是中國網通集團在與中國電信的公眾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拆分后,推出的新的業務品牌。“寬帶中國”瞄準多媒體娛樂、互動交流和網絡教育等幾個重點領域,采取深度合作的模式與相關SP結盟,設立專屬頻道,共同向用戶提供內容服務,以打造精品頻道來吸引用戶。
● 無線接入漸成氣候
但是,根據專家的預測,ADSL的發展已經接近飽和,新的接入方式已經漸露端倪。中國的ADSL的帶寬和國外的相比相差甚遠。韓國寬帶的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與中國提供的所謂寬帶服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韓國的寬帶接入采用的是VDSL(very-high-speed digitalsubscriber line),它的速度比新加坡的StarHub 、香港的iCable寬帶服務快10倍,比目前中國網通的ADSL實際速率快20-50 倍。而韓國的ISP 還想進一步提高寬帶速度。
在對帶寬的追求中,FTTH的接入方式被很多人注意到了,這種方式多是用在商務客戶或者大客戶的服務中。但是,隨著人們對帶寬需求的不斷增加,FTTH也逐漸被引入到大眾接入市場。
也許,另一種趨勢更值得我們關注。那就是寬帶接入的無線化。WLAN的概念已經炒了很久,IEEE的802.11標準也已經從802.11a、802.11b發展到了802.11e、802.11i以及802.1x等等,而最近新的無線接入方式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那就是Flash-OFDM和WiMAX,尤其是英特爾推出的WiMAX更是吸引了無數的眼球。
近日,英特爾公司副總裁兼亞太區總經理蔣安邦(John Antone)宣布,公司已經與大連和成都市政府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在上述城市布設最新的WiMAX寬帶無線技術。根據備忘錄,成都與大連架設的網絡設施將全面啟用最新的WiMAX寬帶無線技術(又叫802.16),從而為企業與家庭寬帶接入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提供了新的無線解決方案。
這些新技術將直接影響寬帶接入市場的格局,而目前雖然是電信和網通利用ADSL技術占據了市場的主動,但是隨著新技術的運用,新的市場格局將出現。
應用:生存的關鍵
如果說2004年是寬帶的應用年一點也不夸張。各種寬帶應用接連推出,令人眼花繚亂,最受青睞的是“網絡游戲”。陳天橋借助韓國的《傳奇》游戲,開創了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網絡游戲帝國,伴隨著盛大網絡在納斯達克的上市,這個傳奇終于修成正果。
● 網絡游戲領銜,應用服務如火如荼
以IDC的預測,到2007年整個網絡游戲的總收入將會高達67億人民幣,這是相當不小的市場規模。平均成長率將近50%。背后帶來的意義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網絡游戲產業鏈包括最低層的電信運營商提供的網絡帶寬,提供給最終用戶的直接接入服務支持,或者是提供給網絡游戲出版運營商相關的帶寬的服務支持。
當然,各個環節其實都會影響到更多周邊市場的發展。今天運營商為了支持更多的接入服務,必然會投資更多的相關計算機軟硬上的需求,就會帶動更多軟硬件廠商或者網絡廠商、集成商、服務商,提供更多的服務給電信運營商。
網絡游戲市場造就了整個市場的蓬勃發展,它影響的當然不只是網絡游戲市場本身的50%增長,網絡運營服務、服務提供商的收入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對相關的圖書、周邊產品,網絡或者游戲軟件的市場增長,甚至延續到相關的服務器、PC,一些IT設備以及相關技術的增長。毫無疑問,同時也會帶動移動游戲市場的增長。
寬帶的娛樂應用也進行得如火如荼,對于VOD這樣在窄帶時代就開始嘗試的應用,寬帶時代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相對于電信運營商內容上的缺失,廣播電視行業豐富的內容儲備讓他們在涉足寬帶內容服務的過程中有著極大的優勢。
● 內容同質化嚴重,專業化ICP稀缺
火熱的應用服務可謂“亂花漸欲迷人眼”,但是隱藏其中的問題也同樣令人不可忽視。內容的同質化競爭就是目前市場上邁不過去的發展之坎。發展得比較火熱的業務都有這樣的問題,比如短信業務。除了從各種紙質媒體上搜集以及寫手的少量創作外,幾乎沒有什么新的模式來運營這個業務,大大小小的SP們就面臨著用同樣的產品爭奪同樣的市場的尷尬局面。而那些有沒有雄厚的實力和強大的品牌知名度的小企業就只能依靠運用不正當的手段來攫取利益,這不但造成了惡劣的影響,也擾亂了市場秩序。同樣的問題處在于各種業務提供商中,VOD也是如此,很多服務商最初就是依靠幾十個盜版光盤開始了視頻點播的服務,內容雷同現象嚴重,很難形成優勢互補的競爭局面,最終只能在混戰之后,優勝劣汰。
只有依托于寬帶網絡條件,帶有“寬帶特色”的高質量內容才是收費的基礎,相對應的是,寬帶ICP與傳統ICP相比,在內容服務的提供等級以及企業自身的正規化、市場化程度都有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專業化ICP的稀缺,是寬帶運營面臨的嚴重問題。
模式:探索成功之路
商業模式是被資本認可的一種方式。唐駿在一個研討會上曾明確表示:目前互聯網成功的商業模式只有3種:廣告、短信和網絡游戲。廣告屬于傳統媒體的運營方式在互聯網上的簡單復制,但是因為其有效性,資本已經用自己的行動表明了態度:廣告模式的代表是第一批上市的3大門戶網站。靈通網的短信和盛大的網絡游戲在納斯達克上市則顯示了短信和網絡游戲模式得到認可。
● 寬帶門戶命運難說
自從2003年中國電信“互聯星空”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商用之后,寬帶門戶的話題被許多人討論過,雖然中國網通緊隨其后推出了“天天在線”,并把更多的功能加以集成,但是,在缺乏殺手級應用支持的情況下,寬帶門戶有重蹈窄帶門戶覆轍的危險。
當年的門戶大戰讓人記憶猶新,在前仆后繼的燒錢路上倒下了多少亡魂,最終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只有三大門戶,真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
同樣,在寬帶發展史中,“互聯星空”是不應該被忘記的。“互聯星空”是參照“移動夢網”的模式來進行的,定位于寬帶門戶,但是,寬帶網的運營和移動網的運營模式相差甚遠,兩者對終端的控制能力、業務提供商的控制能力的不同導致了不可能簡單復制的模式就可以獲得成功,必須是結合自身的運營經驗,通過長期的摸索創造的全新模式才能擔負這一使命。
● VoIP商業模式尚不明朗
目前,寬帶電話雖然沒有大規模的宣傳,但是根據媒體報道,運營商已經進入了實際運營。寬帶電話又稱軟電話,是指在電腦屏幕上撥打虛擬的電話鍵盤,就可以把電話打到你想找的固定電話或手機上去。但目前固定電話還不能撥打網絡寬帶電話。上海網通和上海鐵通都已經開始了這項業務,據上海鐵通有關人士介紹,只需從鐵通網站下載一個相應軟件,就可以使用鐵通的寬帶電話。具體的資費標準為:月租費10元,剩下的無論是打國內長途,還是打市話都是每分鐘O.18元。而筆記本電腦在外地用這個賬號打電話,也不需支付任何漫游費用。
數據顯示,截止到2003年底,上海寬帶用戶已經超過100萬,今年寬帶用戶數量將會繼續激增,鐵通無疑看好了這一市場的前景。
在不久前召開的VoIP的研討會上,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的總工程師蔣林濤對VoIP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在沒有找到正確的模式的時候,不用急著發展VoIP電話,因為很有可能投入很大收入卻很少。運營商尤其是傳統運營商要整合自己的資源,使已有的資源發揮最大的作用,而不是盲目投資。
發展:為世人所矚目
信息產業部圍繞寬帶發展所制定的政策有一個共同的基調,那就是鼓勵發展,但是必須抑制泡沫,謹防互聯網泡沫在寬帶產業的重演。
政府政策適度的管制與有節制的松綁,使寬帶市場形成有序的發展和有效的競爭,將促進寬帶產業價值鏈上的各個業務的發展和完善,最終擴大寬帶市場規模。
● 強強聯手 共謀發展
對接入商來說,寬帶的投入至少需要4~5年時間才能獲得回報。在此之前,需要強大的實力來支持建設資金的投入。雖然投資寬帶互聯網是一件利潤明晰的事情,但由于寬帶網絡所具有的電信基礎設施的特點,能夠進入這個領域的外部資本卻不是很多。在窄帶互聯網上大行其道的風險基金在寬帶建設上難覓蹤影。首先是由于政策的限制,國外風險基金無法介入,而國內又缺乏真正的風險基金。另一方面,由于寬帶接入建設屬于基礎建設項目,其利潤的增值預測較為清楚,因此對風險資金的介入并不是非常有利。“尤其在網絡建設的前期,風險資金進入的可能性很小。”分析人士表示,“當網絡建設到發展到一定規模時,風險資本有可能作為投資資本進入到行業中來。而在增值服務領域,在網絡泡沫之后,投資商的進入更為謹慎,寬帶內容建設很難吸引到大量的投資。因此,眼下能在寬帶市場施展拳腳的除了電信運營商之外,也只能是一些有實力的上市企業或有背景的企業。資本的需求決定了了寬帶網并不是誰都能做得了的事情。”
雖然寬帶意味著更多的市場潛力與機會,但作為一種經營活動,它同樣不能避免市場和資金的左右。由于資金的原因而破產的事情同樣將發生在寬帶領域。就在近幾天內,在美國Nasdaq上市的一家名為Advanced Radio Telecom的寬帶服務商裁掉了90%的員工,并申請破產。破產的原因正是不能籌措到新的資金來源。隨著網絡建設與市場競爭環境的進一步形成,資本將帶來寬帶市場的第二輪洗牌。實力弱小的企業將面臨重新選擇的問題——被大的運營商、接入商收購將成為寬帶網絡市場的一種潮流。寬帶市場發展初期的格局,將有可能隨著資本的原因出現新一輪的調整與重新布局。
雖然電信運營商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然而,他們也清醒地意識到,最終決定消費者能否成為穩定的寬帶用戶,關鍵是提供的寬帶內容是否能夠吸引消費者。因此,電信運營商和內容提供商密切合作,為用戶提供豐富多彩的內容。只有如此,用戶才能在潛移默化中認同運營商的寬帶服務,運營商的業務和收入也才能得到保障。
在產業鏈的另外環節也出現了相互結盟的例子,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和盛大網絡的結盟就是提供一個寬帶的整體解決方案來推進寬帶業務收入在整體價值鏈上的分配,為現有用戶帶來更多娛樂信體驗,也同時使更多的新用戶享受在線娛樂和服務。
根據雙方合作的協議,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將其市場領先的DSL解決方案和盛大最新的在線游戲捆綁,提供給中國電信運營商一整套寬待解決方案。上海貝爾阿爾卡特還向電信運營商提供針對終端消費者的游戲應用推廣業務咨詢服務。因此,電信運營商能夠在滿足日益增長的終端消費者寬帶娛樂消費需求的同時,發掘出新的利潤源泉并提高市場份額。
正是這種強強聯手的局面的出現,使得寬帶的發展不但可以避免無序的競爭,更使得人們對寬帶的前景充滿了美好的向往。
● 尋找突破 勇往直前
由于對寬帶運營豐厚利潤的渴望,過去的幾年里,在全國范圍內掀起的寬帶建設熱潮吸引了眾多的企業和資金加入。爭奪這塊巨大的市場,擁有光纜將成為手中的王牌。于是,有網絡運營權的運營商開始爭相建設或擴建光纖網絡;有網絡資源而沒有運營牌照的企業(教育網、電力網、冶金網等專網擁有者)也開始想辦法如何讓自己的網絡“活”起來,發揮網絡的潛能;更有許多外圍的企業希望借助資金與實力加入到這場寬帶的分餐運動中來。一時間,寬帶市場狼煙四起。
在過去,由于國家對公共電信的投資不足,因此在用于電信運營的基礎網絡之外,還通過國家計委立項的方式,建立了許多行業內的專用網,以滿足本部門對于通信的特殊需求,電力、鐵路、總參以及冶金、教育等行業都擁有自己的專用網絡。目前國內的各種專網多達80家左右,是世界上專網規模最大的國家之一。具體可以分為政府機構的專網如“交通專用信息網”,大型企業內部專用網如“石油專用通信網”、“電力專用通信網”等。這些專網中很多都擁有自己的光纖資源。因為看好寬帶所帶來的巨大市場,再加上鐵通取得電信運營牌照的先例,專網擁有者面對寬帶新機會,也不禁躍躍欲試。與現有電信運營商合作,間接參與傳統電信運營或者向信息產業部申請電信運營的許可證,直接進入市場成為專網更好地利用現有資源的方式。
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進入2004年后,中電飛華明顯加快了在北京電力線寬帶上大干一場的步伐。2月12日開始,中電飛華開始著手運作籌建其在北京的PLC第二分公司,這家設在亞運村附近的分公司將負責中電飛華在北京市北城的電力線寬帶運營試驗。加上此前負責南城的PLC第一分公司,中電飛華在北京全面鋪開電力線寬帶的計劃一目了然。
未來寬帶的發展,雖然基礎電信運營商占據極大的優勢,但是一些專網或者不同城市的駐地網運營商將發揮出更大的能量,結合特定的地域環境和獨特的內容優勢,將會占據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個業務的發展和完善,最終擴大寬帶市場規模。
● 強強聯手 共謀發展
對接入商來說,寬帶的投入至少需要4~5年時間才能獲得回報。在此之前,需要強大的實力來支持建設資金的投入。雖然投資寬帶互聯網是一件利潤明晰的事情,但由于寬帶網絡所具有的電信基礎設施的特點,能夠進入這個領域的外部資本卻不是很多。在窄帶互聯網上大行其道的風險基金在寬帶建設上難覓蹤影。首先是由于政策的限制,國外風險基金無法介入,而國內又缺乏真正的風險基金。另一方面,由于寬帶接入建設屬于基礎建設項目,其利潤的增值預測較為清楚,因此對風險資金的介入并不是非常有利。“尤其在網絡建設的前期,風險資金進入的可能性很小。”分析人士表示,“當網絡建設到發展到一定規模時,風險資本有可能作為投資資本進入到行業中來。而在增值服務領域,在網絡泡沫之后,投資商的進入更為謹慎,寬帶內容建設很難吸引到大量的投資。因此,眼下能在寬帶市場施展拳腳的除了電信運營商之外,也只能是一些有實力的上市企業或有背景的企業。資本的需求決定了了寬帶網并不是誰都能做得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