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 韓建國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為迎接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的挑戰和適應金融體制改革的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設,提高中央銀行的工作效率和現代化水平,組建金融系統專網及擴大其應用已成為金融界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工作。
人民銀行在1999年4月完成了覆蓋全國省會級城市的視頻會議系統骨干系統建設,2001年又在原有的衛星骨干系統的基礎上將人民銀行視頻會議系統延伸至全國334個城市中心支行。系統建成并投入運行后,為人民銀行履行中央銀行的職能提供了一種更加直觀、便捷、暢通的政令傳達和信息溝通渠道,取得了較好的效益,并被人民銀行黨委評選為人民銀行2001年度“十件大事”的內容之一。回顧視頻會議系統的建設過程,人民銀行始終堅持從實際出發,兼顧網絡資源狀況和視頻會議技術發展的方向,成功完成了系統的設計和建設工作。然而,受歷史的局限和客觀條件的制約,前期建設的視頻會議系統不可能,隨著系統應用的不斷擴大以及網絡、視頻技術的突飛猛進,人行視訊系統在結構、功能等方面逐漸顯露出其不足的一面,因此,順應網絡環境的變化和視頻技術的發展趨勢,對現有視頻會議系統的不足及成因進行深入分析進而有針對性地對系統予以改造和完善,具有現實意義。
一、 現有系統整體結構簡介
如圖1所示,人民銀行視頻會議系統整體上由視頻會議骨干系統和分行子系統構成,分別采用不同的通信方式和不同的協議組。
(1)骨干系統
人民銀行視頻會議骨干系統基于衛星網絡,通過單向衛星廣播信道實現主會場的廣播,并預設部分雙向信道實現雙向交互,骨干系統采用H.331+協議,傳輸速率為768kbit/s,在范圍上覆蓋了分行(營管部)和省會(自治區首府)城市中心支行。
(2)分行子系統
視頻會議系統分行子系統是人民銀行視頻會議系統骨干系統的延伸,包括9個大區分行和重慶營業管理部共計10個子系統(文中統稱為“分行子系統”),覆蓋全國334個城市中心支行,分行子系統根據技術實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一是衛星子系統,衛星子系統采用H.320協議,利用衛星通信網直接實現與視頻會議骨干系統的聯接,傳輸速率為768kbit/s,衛星子系統包括廣州、西安、成都三個分行子系統,與骨干系統組成衛星系統。
二是地面子系統,地面子系統利用人民銀行內聯網,視頻會議系統采用H.323協議,在分行通過模擬轉接方式實現與視頻會議骨干系統的聯接,包括上海、沈陽、武漢、天津、南京、濟南分行和重慶營管部等7個分行子系統。
人民銀行內聯網是利用Internet技術建立的IP網絡,上面運行著包括視頻會議系統在內的多種應用,其中廣域網主要采用傳統的幀中繼和DDN網絡平臺,PVC速率大多為448kbit/s。
二、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成因
從上述結構可以看到,人民銀行視頻會議系統涉及新、舊系統之間以及多種通信方式和協議之間的互聯和轉接,盡管通過模擬轉接的方式成功實現了系統的最終集成,但不同的技術模式和標準間固有的差別和矛盾也給系統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系統的管理、功能和質量等幾個方面。
(1)系統缺乏靈活、可靠的管理和操作控制手段。人民銀行視頻會議系統總體上是一種衛星系統和地面子系統混合的結構,其中衛星系統是典型的星型結構,采用集中式的管理和操作控制方式,而地面子系統則通過MCU的級連進行分布式的管理和控制。由于這種混合結構之間缺乏有效的協作技術,從而使系統無法進行全網的靈活調度和管理,也難以制定統一的網絡管理和網絡安全策略;同時,當系統向城市中心支行延伸后,衛星系統進行集中管理和控制的難度加大,造成系統可靠性下降,操作也變得復雜,而地面子系統需要依賴于骨干系統,沒有實現子系統之間的互聯,無法發揮其在組網、控制和操作方面簡單靈活的優勢。
(2)相對復雜的系統和網絡結構導致了系統質量的下降,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系統時延增加,在地面子系統的末端由于需要經過地面子系統和衛星系統的多級轉接,時延非常明顯;二是系統顯示質量下降,部分會議節點特別是地面子系統節點的圖像、聲音效果不好或不夠穩定,其主要原因是內聯網尚不能完全滿足高質量視頻會議系統服務質量(QoS)的要求,另外,系統經過包括模擬轉接在內的多級轉接也是影響系統質量的重要原因。
(3)不同通信方式和協議的組合限制了系統功能的發揮,出現了所謂的“木桶效應”。視頻會議地面子系統采用了業界主流的H.323協議組,可以充分利用視頻會議系統最新的技術成果,具有豐富多樣的增值功能,但受現有結構的限制,難以在全系統內實現諸如桌面會議、網內漫游、數據會議等先進、實用的功能,另外,受衛星信道的限制和控制特點的影響,衛星系統還難以全面實現雙向交互。
三、 進一步完善系統的建議
從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到,作為一項規模龐大、技術復雜的系統工程,人民銀行的視頻會議系統在成功運行的同時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因此,要實現總行領導提出的“按計劃完善功能,并要更多運用”的目標,需對系統有針對性地予以完善。
(1)科學規劃和合理選用網絡平臺
視頻會議系統是實時的多媒體應用,對網絡平臺的帶寬、時延、抖動以及丟包率具有較高的要求,但在使用上具有明顯的時段性。因此,網絡平臺應具有較好的可擴展性、可靠性和資源配置的靈活性,同時應該是經濟可行的。
人民銀行現有的網絡資源主要包括衛星網絡和內聯網,衛星網絡的最大特點在于其廣播特性,能夠方便地覆蓋一些地面通信條件較差的地區,而內聯網則在組網的靈活性、可擴展性、安全性方面具有優勢。近年來,隨著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和國內通信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基于光纖技術的寬帶網絡得以迅速普及,人民銀行也正在對內聯網進行相應的升級擴容。因此,從長遠來看,基于主流寬帶平臺的內聯網將以其經濟、安全、靈活的優勢成為應用系統的首選,視頻會議系統的網絡平臺也需要適應這種變化和趨勢。
(2)實現內聯網的升級改造
現有內聯網尚不能完全滿足高質量視頻會議的需要,需要進行升級和改造。根據內聯網上應用的狀況和需求,內聯網的升級改造應采用主流的寬帶技術,首先對網絡的基礎設施進行相應的升級擴容,具體包括接入方式、網絡帶寬、線路質量以及網絡設備的功能和性能等方面,同時,為滿足多類不同應用的服務質量(QoS)需求,還應該注重研究和實現網絡的QoS管理,在確保關鍵應用的基礎上提高網絡的使用效率,保障和優化視頻會議系統在多類應用共享的網絡平臺上的質量和可靠性。
(3)完善系統的整體結構
一個完整、合理的體系結構是系統可靠和高質量運行的基礎。現有視頻會議系統中不論是衛星系統還是地面子系統本身在結構上均不完整,基于衛星的骨干系統缺乏必要的備份,地面子系統之間則沒有實現互聯。因此,完善系統的結構重點應是骨干系統,簡便可行的方法是在內聯網升級擴容的基礎上進行地面子系統的整合和統一管理,進而實現與現有骨干系統的互為備份,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系統在管理控制方面的靈活性,也能從根本上提高骨干系統的可靠性。
(4)逐步擴展系統的功能
現有視頻會議系統僅實現了召開大型會議室會議的基本功能,需要逐步豐富和擴展。擴展系統的功能,應該以H.323協議為主導,充分發揮其特點和優勢,結合流媒體(Streaming-media)、視頻點撥(VOD)等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在完善系統結構的基礎上逐步實現以下功能:桌面會議終端系統加入會議、桌面即時邀請和召開會議、便攜式會議終端的網內漫游、會議實況在局域網上的存儲和回放、多方數據會議以及遠程培訓等。這些功能的實現,將極大地釋放H.323會議系統的潛能,將人民銀行辦公的現代化提高到一個嶄新的水平。
(5)進一步加強系統的安全性
現有視頻會議系統缺乏統一的安全性考慮,尚不能完全滿足人民銀行對其安全保密特性的要求, 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視頻會議系統的安全級別應根據視頻會議內容要求的保密級別確定,目前的重點是針對系統安全的薄弱環節實現數據流的加密傳輸,加密應根據衛星網絡和內聯網絡的不同情況分別進行,在具體設計和實施過程中要兼顧視頻會議系統的特點,保證在實現加密的同時不影響系統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