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入網技術的發展趨勢
接入網技術一直被人們視為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
接入網的寬帶化已成為電信網中必須盡快妥善解決的“瓶頸”,已成了未來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II)的發展重點。其市場之大,前所未有,吸引了制造商、運營公司和業務提供者的注意。同時其對管制、技術、業務和成本的高度敏感性也往往使人困惑和卻步。簡言之,誰能妥善地解決好接入網問題,誰就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
從目前的接入網的發展情況看,主要有下面幾種情況。
(1)光纖接入網(含光接入網技術)是接入網技術的發展方向。有線接入網在接入網中處于主體地位。全光接入網技術,即光纖到桌面、光纖到家,隨著用戶對帶寬需求的不斷增加,將得到不斷的發展。
(2)綜合接入網技術是接入網技術發展的方向。綜合接入網設備同時具備POTS、ISDN、DDN、IP等業務的接入功能,既能降低網絡建設成本,又方便網絡的統一維護。以后的綜合接入網設備將能同時提供各類帶寬和窄帶業務的接入。
(3)接入網寬帶化是接入網技術發展的方向,也是接入網發展的關鍵。以ATM為基礎的無源光網絡(APON)可以通過利用ATM的集中和統計復用,再結合無源分路器對光纖和光線路終端的共享作用,使成本可望比傳統的以電路交換為基礎的PDH/SDH接入系統低20%-40%。APON可能是一種結合ATM多業務、多比特率支持能力和無源光網絡透明寬帶傳送能力的比較理想的解決方案,代表了21世紀的寬帶接入技術的最新發展方向。
(4)無線接入是接入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目前無線接入技術和設備而言,能提供電話業務和低/中速數據業務的系統主要有CDMA系統(19GHz頻段)、S-CDMA系統(1.8GHz頻段)、PHS系統(19GHz頻須)、DECT系統及450MHz模擬系統等;能提供電話、64kbit/s數據和ISDN等綜合業務的綜合接入系統有微波點到多點通信系統;能提供音頻、數據和視頻的寬帶無線全業務接入系統有局域多點分布式系統(LMDS)等。
(5)ADSL能有效利用現有的電話網銅線資源,及時有效提供寬帶接入服務,提供最高達7Mbit/s的下行和800kbit/s的上行速率,可支持包括高速上網、高速LAN互聯、桌面會議電視、WebVOD等多種業務。其中簡化的ADSL系統----G.lite的上行速率為1.5Mbit/s,下行速率為 512kbit/s,具有安裝方便、標準性好、成本低的優勢,能滿足大多數用戶對高速上網的需求。 VDSL系統在雙絞線上下行傳輸速率可擴展至25-52Mbit/s。如果配線或引入線的質量尚可,此時將 FTTC,特別是APON與VDSL技術相結合可以降低光纖敷設成本,是一種比較理想的寬帶混合接入方案。目前,VDSL仍處于現場試驗階段。
(6)衛星高速數據接入利用了大容量的衛星高速下行信道,并用電話線路作為上傳數據信道,實現下行速率達400kbit/s的高速因特網接入和幾十兆帶寬的數據(視頻)廣播,是寬帶接入的有效補充。由于衛星覆蓋面廣,衛星接入服務器發展受網絡建設的影響較小,并能快速地為有需要的用戶提供寬帶業務,因此可發展的用戶群較大,可極大地提高寬帶接入服務器的覆蓋范圍。
(7)ATMCPE或光纖LAN接入方式主要采用高速的以太網交換機為用戶提供10Mbit/s端口接入,主要承載高速上網、LAN互聯等基于IP的應用以及IPVPN等增值服務,可以滿足接入網和城域網的應用需要,成為企事業用戶接入的最佳方式。
(8)CableModem可利用銅軸電纜的高速帶寬能力提供寬帶數據的接入,通常情況下200-500用戶可共享的下行帶寬可達30Mbit/s,在用戶端提供10Mbit/s端口接入,CableModem可基于雙向HFC網,或基于采用電話上行的單向CATV網兩種方式提供服務。
二、接入網技術建設發展策略
隨著技術與網絡條件逐漸成熟,基于話音業務將繼續從城市向農村轉移,同時基于窄帶的數據多媒體業務和應用將呈指數型增長,寬帶業務需求已經出現,CATV業務發展也將從城市向鄉鎮進一步轉移。因此,接入網建設的總體發展策略是:繼續加快光纖接入網向用戶迫近的建設進程,加強窄、寬帶相結合的綜合業務接入能力,繼續發揮“普及型”(窄帶業務,空話個人用戶)業務的網絡規模和資源優勢,提供“提高型”(寬帶業務、集團用戶)業務能力和競爭能力,在滿足需求的同時,緊緊把握接入網技術發展方向,適度超前,并將“提高型”業務逐步向“普及型”擴大、推進。具體策略如下。
(1)光纖接入網寬帶化是接入網技術的發展方向。由于近期寬帶業務需求趨勢和各種接入網產品實用價格的不明朗性,所以給運營商如何將FTTC/B繼續向FTTH/O推進的進程、手段帶來不明確性。雖然HFC、APON、HFW接入手段都是由FTTC/B推進的,但最終選用何種最后100m(引入層)的媒質仍不明朗。因此,寬帶業務和接入網建設將以多種寬帶接入手段并存。根據不同用戶、用戶群特征,不同地區的寬帶業務要求,定向采用不同的接入方式,及時滿足用戶寬帶業務需求。
(2)接入網光纜的建設要適度超前,接入網主干光纜、配線光纜的建設除要滿足今后15-20年的需要外,也要滿足廣播電視、計算機網絡的需要以及租用需求。
(3)管線建設必須與接入網統籌規劃,管線(含光纜)建設應根據交換區、交接區的劃分。光接入網覆蓋區域等規劃方案分步實施。進一步縮短雙絞線的長度,提高銅纜利用率。在管道緊缺地區嚴格控制新敷設800對以上的用戶電纜。交換機出局盡量管道化、光纖化。
(4)光節點密度、節點服務區的劃分應根據城市、農村用戶和地理分布的不同特點進行。城市主要根據大客戶、商業和重要用戶、住宅小區以及根據管道資源、機房設點情況由遠及近地優先安排光節點密度和服務區,主要以減少銅纜距離為原則。農村主要根據大客戶和業務需求群安排光節點密度和服務區,主要在銅纜傳輸距離內以業務需求群預測范圍為原則。用戶節點設備容量不宜過大,一般在480-960線之間(240用于大客戶,如匯線通,住宅小區可放寬到1920線以下)。
(5)接入網設備以采用綜合光纖接入設備為主。綜合接入設備必須具備提供ISDN、DDN等接入能力。
(6)接入網傳輸設備提倡使用SDH設備,包括簡化的SDH以及提供sub-STM-1速率的設備。充分利用原有PDH設備,SPDH要嚴格控制使用。
(7)促使交換機設備廠家盡快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V5接口,信令轉換器要有控制地加以使用。在交換機尚未能提供V5接口的情況下,可繼續使用同機型的遠端模塊設備。
(8)近期開放V5.2的策略是:市區主要以商業網的V5接口覆蓋,各縣市以S-1240V5接口(先行在一個局試驗)覆蓋,然后視AXE-10V5接口開放情況和網絡應用情況靈活組網,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做好撤點并網的網絡優化工作,包括現有13932線Z口雙端AN-2000的改造工作。
(9)ADSL是近期內光纖用戶接入網的有益補充。ADSL主要的用戶對象可定位在交換局內的一些中小型商業、企業單位和一些高檔住宅小區用戶、分散的較富裕居民用戶,近期主要提供高速上網、VPN/VPDN、在家辦公、基于TCP/IP的視頻和音樂點播、會議電視等寬帶數據通信業務,并滿足IAV等業務的寬帶要求。
(10)無線接入技術用于流動市話業務,既解決管道、用戶線路緊缺,也是市場競爭的需要和市話業務的新增長點。根據各無線制式的特點,因地制宜地發展各縣(市)移動終端的無線接入或本地流動市話網。
(11)綜合接入的發展策略是:隨著ATMCPE、xDSL、G.lite、Immodem、FTTB、FTTX等多種寬帶接入技術的出現,高速上網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目前ADSL技術日趨成熟且設備價格降低,是一種比較可行的寬帶上網手段。xDSL將逐漸取代傳統的Modem成為數據業務的主要接入方式,滿足用戶對數據傳送越來越高的寬帶需求。寬帶接入用戶的發展應和骨干網的發展相協調,避免由于骨干網寬帶不足,形成瓶頸,造成寬帶接入的優勢不明顯,阻礙了寬帶接入的發展。ADSL和傳統的數據專線相比,在帶寬和價格上具有一定的優勢,會對傳統的專線業務會造成一定的沖擊,但傳統專線業務具有穩定、安全、可靠、覆蓋面廣等優點,因此我們要進行市場細分,針對不同的消費層次制定不同的營銷策略,使每種業務都有其合適的用戶群體。DDN、幀中繼適用于大、中型企業內部的連網以及企業信息站點的上網,ADSL則適用于個人和中小型企業的上網。重視信息化小區的建設,搶占目標市場,最好選擇一二個規模較好的小區或大廈進行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