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以ADSL寬帶連接電視,即可收看和點播節目
一條ADSL寬帶,一個機頂盒,與家里的電視機一連接,就可以隨時點播與回放電視節目了。不知不覺中,網絡電視(即IPTV)已經悄悄潛入人們的生活。
經過10個月的試商用后,9月1日,上海的IPTV業務全面放號,計劃到年底前發展7萬用戶。
而記者近日證實,廣東電信的IPTV業務事實上已經推出兩個月,并向社會普通用戶放號。只不過,鑒于試商用期間的政策敏感性,廣東電信對此秘而未宣,并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推廣。
iTV開始向公眾放號
據了解,廣東電信目前的IPTV業務主要在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珠海、汕頭和中山等城市開展,首期工程共10萬用戶。
在廣州,天河、中山二路等3家電信營業廳已開始向公眾演示一種被稱為iTV的視頻娛樂業務。所謂iTV,即是廣東電信為IPTV業務推廣所取的名字。記者撥打10000服務熱線,以及在營業廳均了解到,廣州的普通用戶均可申請iTV業務。
廣州電信市場人士向記者證實,現有的ADSL用戶,只要加裝一個機頂盒,把ADSL寬帶接上普通電視,就可以開通iTV服務;沒有報裝ADSL的用戶,只要電信的寬帶有條件接入,也可以單獨報裝iTV服務。
據介紹,目前,廣東電信的iTV可以接收央視、廣東電視的13個直播電視頻道,5個特色輪播頻道,此外還開通了天氣、資訊、時尚、女性、彩票等信息服務頻道。而與普通電視相比,iTV最大的特點是交互性,用戶可以隨時點播視頻節目,回看已經播出過的電視節目,還能像放碟一樣暫停、倒放。據了解,廣東的iTV已經準備了3000多小時的視頻點播和電視回看節目源。
接下來,iTV還可以提供視頻通信、網絡游戲、遠程教育、卡拉OK、電子郵件、在線購物等特色服務,向“數字家庭”應用全面擴展。
包月收費價格不菲
記者試看了iTV之后發現,網絡電視的播放比互聯網上的視頻流暢得多,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會出現時延、停滯。服務人員告訴記者,開通iTV服務之后,家里的ADSL將提速至4M帶寬,不會出現擁塞現象。
同時,ADSL寬帶被機頂盒分流之后,一條接電視,一條接電腦,不會影響用戶上網的正常使用。
不過,iTV目前的服務收費不菲。開通時,機頂盒等工料費和安裝調試費在300元-380元左右。而基本服務采用包月收費方式,每月75元(純iTV用戶每月95元)。增值服務目前暫不收費,以后將采用包月或者按次的方式收費。
與上海IPTV(100元/月全包)的資費相比,廣東的收費略低。但與數字電視的收費標準相比,IPTV目前的收費標準處于較高水平,預計其目前的消費對象將主要集中于高端時尚群體。有電信市場人士稱,IPTV大規模商用后,其月租還會有下調的空間。
低調放號未作宣揚
據了解,廣東電信IPTV項目是中國電信在全國的試點項目之一。去年11月,中國電信將IPTV試點范圍從原先的17個城市擴大至23個城市。
而在廣東,首批參與試點的包括廣州、深圳等7個主要城市,規模為10萬用戶,5萬并發流(即最高可容納5萬用戶同時使用)。華為、中興和UT斯達康等3家設備廠商分別中標,承建7個城市的IPTV網絡。
現在,廣東的IPTV業務以iTV的名稱亮相,并面向公眾放號,顯示其商用已經邁出實質性的一步。不過,有業內人士稱,IPTV業務在名義上還屬于試商用范疇,更涉及到復雜的政策因素,因此運營商還很難大規模宣傳、推廣此項業務。
名詞解釋
IPTV
即交互式網絡電視,它通過電信寬帶網傳輸電視節目,可提供豐富的多媒體應用,供用戶隨意點播,因此被視為寬帶應用的新“金礦”。
聲音
王曉初:IPTV不急于上規模
近日,中國電信集團總經理王曉初表示,目前中國電信的IPTV業務總體上仍處于試驗階段。他表示,IPTV的大規模投入“還需要再等等”。主要原因是兩方面:一是需要監管部門的批準,特別是還需要取得正式的運營牌照;第二是IPTV的成本和收入還需要有個比較。
不過,中國電信現階段仍把IPTV當作未來發展的種子業務。他說,IPTV的發展已經出現兩個趨勢:首先,技術發展會越來越成熟,質量也開始提升,而且價格下降很快;其次,中國電信和監管部門溝通良好,未來開放時,也會遵循監管規則,把它做大。
他認為,IPTV的最終收益不是電視節目,而是增值業務,例如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我們目前也正在探索多媒體應用的模式,我們并不急著擴大規模,而是打算先把商業模式搞清楚,這樣對最終的盈利會有貢獻。”
分析
網絡電視PK數字電視
電信與廣電兩大勢力斗法
如果說移動運營商與廣電部門在“手機電視”上存在競爭,那么固話運營商與廣電的較量則最突出地表現在“網絡電視”上。在中國目前廣電、電信“分業而治”的現狀下,“三網合一”的政策尚不明朗,IPTV則剛好處在二者的夾縫之中。
一方面,電信運營商想方設法要把視頻內容引入現有的寬帶網絡,發展多媒體業務;另一方面,廣電系統有自己的有線電視網絡,它希望朝著數字電視的發展方向推進。
電信運營商盯上了電視內容,想要跨入人家的地盤,但廣電部門毫不松口。目前,在已經發放的3張IPTV牌照中,央視、上海文廣集團、南方傳媒集團均屬廣電系統的企業,而電信運營商均與牌照無緣。這意味著,中國電信等運營商必須與獲得牌照的廣電企業合作,才能涉足電視節目的播放。
不過,電信運營商發展IPTV也有自身的優勢,最突出的便是全程全網的特點——全國一張網,IPTV開展起來如魚得水。而且,電信運營商資本雄厚,體制相對靈活,在IPTV業務上動得早,也搶得了先機。
相比之下,廣電部門不但要全力推進有線電視向數字電視的轉換,還要為數字電視網絡的全國統一而苦惱。有線電視網絡雖然用戶普及率很高,但各自為政,彼此之間并沒有實現互聯互通。因此,廣電專家紛紛建議,全國的數字電視網不能成為一個個孤島,只有制訂強制標準,實現全國聯網才能與龐大的電信企業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