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溯到2005年,中國移動在信息產業部要求各通信運營商大力發展農村通信事業的號召下,在全國范圍內大刀闊斧地開展“村村通”工程。山西移動根據省內信息建設不發達、農民收入水平普遍較低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選擇在國內、外各大運營商中還未廣泛使用的軟交換技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回報和經濟收益。
時至2006年,山西移動在進一步探索農村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大膽嘗試為農村家庭用戶提供三網合一的綜合多業務服務。
項目方案描述
烽火通信在2005年的山西移動“村村通”工程中,利用其自身深厚的技術底蘊、豐富的工程項目經驗、開拓的創新理念,根據農村節點建設成本低廉、開通維護簡便的特點要求,設計推出了“農村節點綜合接入一體化設備”,此款產品將開關電源、蓄電池、音頻配線架、IAD/AG接入網關設備進行打包配置,利用數據通信承載網絡實現終端用戶的有線接入,實現農民家中的語音通話。
2006年,在山西移動農村市場開展高速上網、IPTV等數據、視頻的業務需求下,烽火通信和山西移動技術人員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溝通,希望使用業界各網絡目前正在試用的寬窄帶綜合接入MSAN產品來進行建設。但山西移動方面表示由于前期的網絡建設已大量使用了IAD/AG產品,如果重新采用MSAN產品將是對前期網絡建設投入大量資源的一種嚴重浪費。烽火通信適時地調整方案思路,對現有的網絡情況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最終提出在原有的綜合接入一體化設備上疊加具有ADSL2+功能的DSLAM設備來解決三網合一的網絡需求,實現農民家中的語音通話、視頻電視、高速上網。圖1所示為2006年村通工程一體化綜合設備方案示意圖。
項目方案特點

建設方案成本低廉
通過將環境監控單元、高頻開關電源、音頻配線架等一系列的通信基礎設施進行有效的組合,節省了原本需要大量投資建設的資金成本。根據農村用戶地域分散、數量較少的特點,使用從32線到288線的IAD/AG、DSLAM設備的配合使用,節省了使用大規模、大容量的配套產品的建設成本。
使用技術成熟穩定
利用已廣泛商用的ADSL2+技術,提供最大6km覆蓋范圍內最高20Mbit/s接入速率,有效解決數據、視頻業務對帶寬容量要求較高的問題;利用烽火通信DSLAM設備全千兆的IP交換內核,實現最大256個組播頻道的組播復制;利用多PVC映射VLAN的技術方式,解決多業務分離傳送、業務優先級、端到端QoS保障的問題。
實現綜合多業務提供
采用IAD/AG設備實現軟交換語音業務的接入,采用DSLAM設備實現數據、視頻業務的接入;通過開關電源部分提供DC-48V和AC220V為設備供電,當市電中斷時由蓄電池組供電,保證12h以上的后備電源;通過音頻配線架(MDF)實現IAD/AG語音終端設備、DSLAM設備與用戶家中皮線的連接;真正通過一架設備實現了寬窄帶業務、基礎通信設施的綜合提供。
工程開通維護方便
由于采用了一體化的設備提供方式,節省了通信機房建設的電源、線架等諸多需求,安裝施工起來非常的簡單方便;IAD/AG、DSLAM設備全部采用集中式的綜合網管進行統一管理,實現遠端配置下發、終端設備自動開通調測、在線檢測的功能,使用戶的開通和維護工作更加的簡易和方便。
推薦評語:
在通信技術日新月異、新產品層出不窮的信息時代中,最適合用戶需求、用戶發展的技術和產品才是最有市場前景的。作為國內優秀的主流設備提供商,烽火通信在山西移動的農村信息化工程建設中,本著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適時總結成果經驗、調整方案策略,充分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和在網絡建設方面的豐富經驗,量身定制了適合當地農民信息需求的個性化的解決方案,不僅為山西移動帶來了豐厚收益,同時也為當地農村通信事業的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烽火通信表示將繼續關注客戶需求,通過世界領先的技術和解決方案為各大運營商創造新的商機,實現經營業績的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