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7月底工信部公開表示對中國移動提出的擴大TD-LTE規模試驗的申請進行研究,并盡快批復擴大規模的試驗之后不久,8月中旬,備受產業鏈關注的TD-LTE擴大規模試驗網絡招標項目據稱已經啟動,涉及13個城市,投資規模為2萬個基站、5.2萬個載頻。
按照工信部的最新計劃,到2014年,TD-LTE基站將達到35萬個,TD-SCDMA基站將超過40萬個。
網絡規模一再“翻新”
相比2011年的試驗網“探路”,以及2012年上半年通過局部開放體驗來挖掘網絡問題,進入2012年下半年的TD-LTE規模顯現出更急迫的網絡擴張和深度覆蓋需求。目前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廣州、深圳、廈門、青島、天津、沈陽10城市已經先后啟動TD-LTE規模試驗后,寧波、成都、福州等3城市作為海峽兩岸無線合作城市,其網絡建設也有望結合工信部的意見很快啟動。
據稱,在深度覆蓋上,中國移動將廣州、杭州兩個城市定為重點地區,杭州的覆蓋將從城區擴展至郊區。此前,杭州計劃2012年9月完成建設F頻段1200個宏站、500個室分、D頻段300個宏站,而根據最新的網絡擴增方案,其建站數量將增加至1500個宏站、900個室分。除了B1快速公交沿線及機場高速沿線現兩條主要交通線路LTE覆蓋之外,還將在富陽、臨安城區等郊區增加基站覆蓋。
而據廠商人士稱,廣州TD-LTE網絡最新上報規模已從最初規劃3100個站點增加到3700個站點左右,占2012年國內13城市總建設規模的18.5%。
在熱點覆蓋上較為典型的上海、天津、南京、廈門等幾個城市的覆蓋主城區面積將超過30%,而寧波、成都、福州的TD-LTE覆蓋面積也將達到主城區總面積的20%-30%。
另外,青島、寧波等地也將成為TD-LTE的數百基站“落腳點”。按照中國移動的規劃,青島市區將建設900多個宏站、超過500個室內分布系統,初步實現市內主要地區的TD-LTE連續覆蓋。同時在寧波,中國移動已啟動TD-LTE的試點規劃和前期準備,預計在年底前,寧波市三區核心城區、鄞州中心區、高教園區等區域也將完成網絡初步覆蓋。
靈活站型更能支撐深度覆蓋
就在TD-LTE規模試驗的城市名單快速增加之時,多個城市的TD-LTE公眾體驗活動以及TD-LTE重點城市的商用要求,都對網絡深度覆蓋提出了更明顯的需求。對此,中國移動研究院無線所工程師稱,TD-LTE深度覆蓋需要靈活的站型來更好地支持,因為目前分布式宏站已經成熟,針對深度覆蓋的其他各種站型如微站和Pico基站的產品化,產業鏈正在加快開發,而包括一體化微站和微RRU+BBU等類型在內的TD-LTE微站產品類型應用場景主要是室外補盲/補熱,或作為中小建筑物的信源。
從特點上看,微站具有部署快速靈活、性價比高的綜合優勢。該工程師建議,Pico基站具有低成本、易部署的綜合優勢,包括Pico在內的后續TD-LTE微站產品需考慮天線和結構一體化設計、支持無線回傳及采用SoC方案等,進一步提升微站產品的易用性和性價比。
新技術被提上日程
在TD-LTE網絡覆蓋進一步“精準化”的同時,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也提出,要盡早實現TDD載波集合技術的應用,才有利于進一步發揮TDD的優勢,滿足網絡在覆蓋與容量的需求。
據她解釋,TD-LTE系統的優勢包括上下行子幀配置靈活可調,更適于支持移動互聯網業務;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有利于進行波束賦形和干擾協調,提高系統性能;頻譜不對稱,靈活高效,便于實現感知無線電;更適合在高頻段、大帶寬下進行優化,從而可以更好地支持室內及熱點的高性能、高速數據業務。
其中,TDD不對稱頻譜利于實現和應用載波聚合技術,使TD-LTE充分利用頻譜資源,獲得更高的峰值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