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夕,當全國人民沉浸在節日的喜慶氛圍中時,“北國雪城”哈爾濱正緊鑼密鼓地籌備著一場舉世矚目的體育盛事——亞洲冬季運動會(以下簡稱“亞冬會”)。在哈爾濱的街頭巷尾,“中國紅”“冰雪白”“亞冬藍”激情碰撞,節日的裝飾、形態各異的冰雕與亞冬會的宣傳標語交相輝映,吸引著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游客和體育愛好者,共同見證這座冰城的冰雪激情與亞冬精神。
全方位保障 亞冬有我通信無憂
隨著亞冬會日益臨近,賽事場地的籌備工作進入最后階段。下午4點,哈爾濱夜幕就已降臨,零下20攝氏度的寒風拂過被積雪覆蓋的哈爾濱體育學院冰球館,一陣清冽感頓時襲來。盡管天氣嚴寒,但數日后這里將成為女子冰球運動員揮灑汗水、追逐夢想的熱土。
冰球館聯通保障團隊共32人,自從進場后,這32人就不曾離開,一直到比賽結束。哈爾濱聯通南崗區分公司副總經理、哈爾濱體育學院冰球館場館經理蘭海鷹已經參加過多次重保任務,經驗豐富,這也不是他第一次春節在崗了。記者問他春節工作最難的是什么,他說:“春節期間安保會更嚴,出去就進不來了,每天只能吃盒飯,要是能有個電鍋煮泡面、涮點小火鍋就好了。”
作為國際性的體育盛會,亞冬會對安全服務的要求極高,不僅體現在安檢層面,對數據傳輸、媒體傳播、競賽專網、賽事互聯網等通信網絡穩定、高效、安全的要求也頗為嚴格。
“我們花了不到3個月時間,在2024年國慶期間完成了場館內的網絡建設。10月11日舉辦了全國女子冰球錦標賽(U18),這場比賽是第一次對賽事需要用到的AWGIS競賽專網進行檢驗,效果非常好,得到了執委會的認可。”回憶起這段經歷,蘭海鷹語氣中帶著些許興奮。
冰球館聯通保障團隊中,哈爾濱聯通云網運營部綜合監控網格員工、哈爾濱體育學院冰球場館技術經理程渡,剛畢業入職一年,將迎來第一個不回家的春節。“不到一周,我們就完成了競賽專網、賽事互聯網的全網貫通測試,壓力非常大,好在最終按時按要求完成了任務。”就算春節不能回家,程渡也甘之如飴。
“黑科技”賦能 點亮亞冬智慧底色
本屆亞冬會,中國聯通作為“官方通信及云服務合作伙伴”,承擔了亞冬會通信保障重任。在中國聯通哈爾濱亞冬會運行指揮中心,數字大屏記錄著各比賽場館的實時定位和監控畫面,運維團隊借助云平臺可視化大屏與智能工具,實時監控資源、提前排障,確保賽事信息流暢通無阻。
“黑科技”如何助力提升亞冬會的通信服務質量和安全保障能力?據哈爾濱聯通技術總監高炳輝介紹,中國聯通圍繞“智慧辦賽、智慧參賽、智慧觀賽、智慧助賽”發布了6個亞冬核心目標,即云上亞冬、科技亞冬、智能亞冬、綠色亞冬、數字亞冬、安全亞冬,運用5G-A 3CC、內生智能等科技創新成果,為亞冬會提供兩大類12項通信服務。同時,通過聯通自有的元景大模型,專注網絡優化場景,在賽事期間根據比賽場館重點場景的網絡狀態快速響應、智能優化,全面提升亞冬會的科技含量和服務質量。
在亞冬會場館中,由一所小學的冰球館改造成的平房區冰壺館頗具特色。在5G-A等技術的智慧賦能下,冰球館華麗轉身,成了一個功能完備、科技感十足的冰壺比賽場地。哈爾濱聯通平房區分公司副總經理、哈爾濱冰壺館場館經理高永生指著冰壺館觀眾席上方的基站向記者說:“這個是我們建設的室內基站,場館內我們建設了4G、5G室分和Wi-Fi系統,確保信號無死角無盲區。”
平房區位于哈爾濱南部郊區,距離市區車程約1小時,這里遠離城市的繁華與喧鬧,雖地處偏遠卻充滿了亞冬會的激情與活力。平房區冰壺館聯通保障團隊中,幾位年輕人是團隊里的氣氛擔當,他們身穿紅馬甲穿梭在場館的各個角落,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第一時間出現。他們用自己的青春與熱情為亞冬會的通信保障工作注入了無限活力。
距離亞冬會開幕還剩不到兩周,賽事場地的籌備工作仍在井然有序地進行。春節期間,通信保障人員將堅守崗位,他們雖不在舞臺中央,卻是連接每一份激情與夢想的橋梁,用專業和熱情守護亞冬會的一條條通信線路、一個個數據節點。
“趕上這次冰雪盛典,能夠在亞冬會網絡建設中為比賽順利進行添磚加瓦,我覺得很激動很幸運。”雖然不能回家過年,但程渡的家人都為他感到驕傲。臨走時,記者問蘭海鷹春節能吃上泡面嗎?他打趣道:“電鍋應該帶不進去,等比賽結束后回去吃吧。”
1月末,哈爾濱最冷的日子已經結束了,零下20攝氏度是當地人口中“不咋冷”的溫度。“今年冬天不怎么冷,適合來哈爾濱旅游、觀賽。”蘭海鷹希望有更多人關注女子冰球,能來現場看比賽。
傍晚,太陽從哈爾濱體育學院冰球館西邊緩緩落下,陽光穿透稀薄的云層,灑在晶瑩剔透的冰面上,折射出萬千光芒,置身冰雪世界的冰球館在靜靜地等待著屬于它的輝煌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