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8點20分,上海浦東新區一座戶外園區內,智元遠征A2人形機器人(20.600, 0.19, 0.93%)準時邁步,開啟了一場持續24小時的“夏日Citywalk”。直播鏡頭里,這位“鋼鐵行者”頂住了超35℃的高溫,扛過了夜間弱光,全程不依靠人工遙控,順利完成了全球首次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在高溫環境下完全自主長時間行走的挑戰。
智元遠征A2人形機器人日間行走
磚石路高低不平,遠征A2調整步態平穩踏過;減速帶擋住去路,它精準識別靈活越過;行人擦肩而過,它反應迅速及時避讓,像個熟門熟路的“老街坊”。這場24小時的“暴走”讓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里“能走”的原型機,朝著生活里“走好”的實用品邁了一大步。遠征A2亮出的穩定性和環境適應力,也讓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巡檢、商業服務等應用場景的落地,有了更足的底氣。
緊隨這場直播,包括遠征 、靈犀 、精靈等在內的智元機器人全系產品,將于今天在智元商城及京東商城開售,標志著智元產品邁向全面商業化。
3000小時從“能走”到“走好”
本次直播挑戰置身真實戶外場景:路面涵蓋柏油、磚石等多種材質,沿途設置錐桶、減速帶等障礙,日間最高氣溫突破35℃,白天地面發燙,夜間又陷入弱光,這對機器人的“視力”和“判斷力”都是硬核考驗。但遠征A2完全沒讓人操心——自啟動后就“自己拿主意”,全程零遙控干預,始終節奏在線。依托定位導航技術,它能精準摸清自己在哪兒,快速識別路上障礙,未出現步態紊亂或半路“罷工”的情況。
智元遠征A2人形機器人“熱插拔換電”過程
雖然體力遠超人類,但機器人也得“吃飯”。本次大考中最圈粉的,當屬便捷的“熱插拔換電”技術。據智元機器人研發代表曹旭介紹,遠征A2持續行走狀態下,單塊電池續航2.5小時。電量告急時無需關機,連接外部電源后即可拆下舊電池、換上新電池,耗時不足1分鐘,小白也能輕松上手。
換電后,遠征A2即刻“滿血復活”繼續行走。智元機器人通用業務部總裁王闖透露:“遠征A2單機已累計行走超3000小時,剛下產線的機器會直接投入壓力測試——多臺機器已通過連續作業60小時、360小時的考驗,正全力沖刺720小時的階段目標。”
遠征A2的穩定表現,在于軟硬件的“默契配合”。人形機器人是多學科融合的“全科工程”,機械結構、硬件、嵌入式技術共同構成其“肉體”,而關節模塊正是關鍵突破點。早期關節易出故障,常導致機器人摔倒;如今智元通過“自研+供應商聯合研發”模式,不僅大幅提升了關節的精度與可靠性,還推動機器人本體國產化率達到95%。
算力配置上,遠征A2搭載270TOPS控制器,足以覆蓋自主行走、避障、交互等核心需求。為何未采用智駕領域常用的千級算力控制器?對此,王闖解釋,人形機器人移動速度遠低于汽車,當前配置更適配電池續航與散熱限制,避免因算力過高出現耗電快、機器發燙的問題。
智元遠征A2人形機器人夜間識別道路
國產化筑基與標準化待解
作為國內人形機器人行業的頭部公司,智元也在全面布局國產化供應鏈,以“自研核心部件+帶動供應商成長”的路徑,攜手多家關節、電機領域的優質供應商共筑行業發展生態。
王闖透露,部分供應商隨智元出貨量增長,企業規模與市場估值均實現數倍提升。這種生態協同不僅強化了供應鏈穩定性,還推動行業硬件成本下降——遠征A2售價從去年的百萬元級降至今年的七八十萬元,未來隨著產能的繼續擴大,價格仍有下探空間。
然而,作為一個新生行業,技術路線尚未收斂,發展痛點同樣突出。王闖表示,目前人形機器人行業非共識較多,技術路線爭議大。比如,關節選絲杠還是旋轉關節?算法側重規則式還是數據驅動?操作端用高自由度靈巧手還是簡易夾爪?這些尚無定論的路線選擇,極為考驗從業者的判斷力,選錯方向將帶來“高額學費”。
更核心的問題是,行業缺乏統一標準。上海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秘書長鐘俊浩強調,標準不是“高線”,而是“準入門檻”,因此標準制定應盡可能凝聚更多共識。但目前行業尚未達此階段,當務之急是頭部企業牽頭劃出清晰線條,明確共同努力的方向。
業內專家指出,如今的人形機器人產業雖有一群人同行,且有人已邁出穩健步伐,但因沒有統一的“交通規則”,難以形成發展合力。隨著國產化供應鏈日趨成熟,行業標準逐步落地,人形機器人距離走進更多真實應用場景將越來越近。
智元遠征A2人形機器人日間行走
“兩歲兒童”在商業化中持續進化
王闖將現階段的人形機器人比作“兩歲兒童”——能穩當走路、簡單交流,卻干不了復雜任務。智元機器人產品專家郝超坦言,目前在工廠場景中,人形機器人單位時間產生的價值僅能達到人類的六七成。起步階段,智元采取“沿途下蛋”策略:優先推進機器人 “力所能及” 的商業化,讓其在場景中持續進化。
在這樣的商業策略下,智元的場景落地優先選擇“情感價值+輕量功能”方向。以遠征A2為例,目前主要瞄準展廳講解與文娛商演兩類“簡單活”:在展廳,它能迎送訪客、講解產品;在文娛商演中,可通過群控完成舞蹈、樂器演奏等。上周,在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開幕式上呈現的群舞《秦俑魂》,就充分展現出智元遠征A2的多機協同能力。
未來人形機器人發展將聚焦兩大方向:一是深化場景適配,比如養老場景先實現陪老人聊天、用藥提醒等基礎功能,再逐步開發助行、緊急救助等復雜能力;二是提升機器人“主動”意識。智元機器人產品專家伊森表示,提升主動意識是指讓機器人能自主識別活動范圍內的工作需求,比如在展廳主動協助訪客、在工廠自主判斷“料箱是否需轉運”,無需人類持續下達指令。
靠技術迭代夯實基礎,靠場景落地培育市場,靠行業合作降低成本——在王闖看來,短期內不必急于讓機器人取代人,長期也無需害怕它取代人,機器人最終將成為新生產力工具,助力提升人類生產生活的效率。